正文 第44章 龍諧(2 / 2)

所以,微笑是用來隱藏自己的最好方式。

“李……玉相,嗬嗬。”

“哦,公子也姓李。”少年有些訝異的揪了站立一旁的李摯一眼。“在下關中李卓,這位是家兄,單名一個摯字。”

“李公子,相逢即是有緣,今天有幸見到傳說中的名馬,我們兄弟都是興奮不已。不過,自古名馬都有‘妨主’或者‘佑主’之說,這匹戎鹿也不例外。我看李公子竟然對此馬的來曆知之甚少,傳聞雖然不可盡信,但也不可全不理會。在下覺得,最好的方法莫過於以自己的自我判斷力選擇性聽取,對力所能及的禍患盡可能避免。隻是不知道,公子會不會怪我交淺言深?”

李訣輕撫馬背,心中卻不由轉過一個念頭。倘若戎鹿真的妨主,桓柔豈會不知。以兩人現在的關係,李訣是斷然不會相信她明知騎乘有危險還拿來害自己的。世上最為可惡的就是謠言,世上最難對付的就是迷信。所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就是這種心理的最好例證。“寧可信其有”,說到底還是信了。拿神做例子,許多人都說就算不去恭敬他,也絕不去詆毀他。

生在這種有長久神仙傳統的國度,總是能感受到流言、傳說的氣息。即使再自我的人有時也難免疑神疑鬼。敬而遠之的態度看似明智,其實不外是心理懦弱的表現。所謂,不能把未知當作虛誕和不存在。難道把自己不知道的東西當成存在,甚至禮敬有加不是更為愚蠢嗎?

戎鹿妨主的事情桓柔當然是知道一些的,這也是她為什麼不經常騎乘的原因之一。不是對名馬的喜愛畢竟不能為了幾句似是而非,搞不清來源真假的謠傳就打消。況且,以桓柔的性情也不可能對這些事太過在意,這次李訣要深入西秦防境,一匹好馬的就是安全的最好保證。眾所周知,趙子龍在長阪坡七進七出是騎著馬的,假如是步行的話,結果不說也可以想象。

所以,桓柔自然第一時間,想起這匹上古名騎。等到她想起妨主一說的時候,李訣早已跑到數十裏外了。

名馬妨主的事,比較點型的莫過於劉備的的盧了。相傳,劉備得到的盧馬時非常喜愛。就有人指出此馬“眼下有淚槽,額邊生白點,名為‘的盧’,騎則妨主。”建議他先把馬送人,等把別人妨死了,再要回來。

劉備當然不怎麼在意,也或者喜愛壓過了在意。之後,的盧更是有馱著他飛躍闊數丈的檀溪的良好表現。接著在入川時,劉備因為龐統的坐騎老弱,出於對鳳雛先生的鍾愛就跟他換了一下。結果,偶然中帶著必然的,龐統被當作劉備在落鳳坡被亂箭射死了。

於是的盧妨主之事似乎得到佐證。也許有人還會拿來當成名馬不同尋常的象征。其實仔細一想,就知道是扯淡的居多。的盧第一回出場,前主人就是被趙子龍一槍挑死的,假如,它要妨的話,應該已經妨過了吧。總之落鳳坡,換馬種種隻能用戲劇性來形容。

但是,很可悲的,這件傳聞很有名,之所以有名,估計還是情節比較精彩,情節一出彩,許多大坑就被偷偷跳過了。而且,聽過的人難免像踩到老鼠屎一樣,一旦類似事情跟自己扯上關係,就算從來不迷信的人,恐怕也難免“寧可信其有”。

況且,如果說,世上全方位迷信的人正在逐漸壓縮的話,職業性迷信的人卻也是個潛數量。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忌諱的地方。就像拿了冠軍的選手下次比賽要穿同樣的衣服。對某些事情過於在意,就不由你不疑神疑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