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021上人下人,男人女人(2 / 3)

看了這麼久《紅樓夢》,直到這一回,才知道這位少爺的發型。這本書,是圍繞寶玉來發散出去的故事,也算不上“英雄之旅”模式,多看幾次,說不定還會分不清誰是主角誰是配角。作者並沒有開場就急於交代每個人的定妝照,隻是到了某個場合,就把某個場合特定的人或者事,一一記錄下來而已。就好像這一回,通過寶玉的串聯,明明在描寫這兩位性格迥異的女性,卻通過湘雲的眼睛,我們看到了寶玉的發型。

湘雲正在給寶玉梳頭,寶玉順手就拿起梳妝台上的胭脂,準備吃一口。寶玉之前還信誓旦旦說,再也不吃胭脂了,轉過頭來,立馬忘記。湘雲“啪”一下從他手裏打落,罵寶玉這不長進的毛病,啥時候能改掉。反而呢,黛玉無動於衷,看來啊,黛玉對這事情,的確是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不覺得這是啥不良惡習。這時候,襲人也進來了,發現寶玉已經梳洗過了,便扭頭走了。為啥襲人這般態度?接下來襲人回到住處,就有交代啦。寶釵來寶玉房間,問寶玉哪去了,襲人義正言辭,一翻數落寶玉,讓寶釵對她不敢小覷,覺得襲人是位有見識,懂規矩的人。於是,寶釵對襲人留個心,觀察她言談舉止,家庭情況。可見寶釵的心思細密。

兩人正說得熱鬧,寶玉回來了。按理說,寶釵到這裏,是拜訪寶玉才對,可這主人前腳進屋,客人後腳就告辭,搞得寶玉一頭霧水。襲人也趁機奚落寶玉,說將來還是會老太太那裏服侍老人家,因為寶玉有人服侍了,輪不到她。於是襲人假意睡去,寶玉不解,問麝月,麝月讓寶玉問自己。寶玉一個單純的嬌氣少爺,哪裏知道為什麼,於是也生悶氣睡去。

襲人當然不敢生氣,為啥襲人有如此反應,有如此說話?要知道,伺候寶玉,就是襲人的專職工作,如果寶玉天天這麼東遊西晃,連刷牙洗臉都不在自己房裏,而是跑到姐姐妹妹那裏,這可是襲人的失職。領導問責起來,想想都知道,是誰受責罰。襲人這可是假意強勢,實則規勸之意啊。

襲人這邊可是假裝睡覺,等半天沒動靜,聽見這位少爺,睡得打鼾了,於是就去幫他蓋被子。原來,寶玉也是假裝打鼾,他就是故意弄點動靜,讓襲人過來。這回輪到寶玉生氣了,還是同樣的橋段,我就不重複了。這麼你生氣以後,該我生氣,輪換著來,誰受得了啊?這時候,賈母傳話吃飯了。

說到這時候,中國人的智慧出來了。從古到今,國人的事情,大多都是在飯桌上化解了。吃飯可有講究了,不是我等狐朋狗友胡吃海喝然後k歌。文人吃飯,那是詩詞歌賦,政治家吃飯,那是鴻門宴,包括《西遊記》裏的神仙妖怪吃飯,都要有個主題,啥“蟠桃會”“釘耙會”。

當然,寶玉這頓飯,沒有實質性的解決,隻是做了氣氛的化解。飯前拿丫頭“蕙香”撒氣,知道她這名字是襲人取的,就按她家裏的排行,是第四個孩子,直接改名“四兒”——這比用出生年月取名還粗暴呢。這當然是比較輕視的一種做法,窮人家的孩子,都這麼取名的。劉邦以前叫“劉季”,也就是劉老四,明太主朱元璋以前就是“朱八八”,他老爹叫“朱五四”。我們也就不繼續說飯前了。

飯後的寶玉,一個人冷冷清清回房,百無聊賴,終於又開始讀閑書《南華經》,也就是《莊子》。其中有一篇《胠篋》,“胠篋”的意思,就是撬開箱子,也就是偷東西的意思。我也就不賣弄學問了,總之有興趣,可以找來讀一下,這篇文章還是很有意思的。寶玉讀到其中一段,大意就是:沒有壞人,也就沒有好人。說得再通俗一點,就是沒有那麼多負能量,也就不需要弘揚正能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