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酥,起源於江南揚蘇一帶,雖然大體相同,但是家家皆有別致的風味。蘇家家傳的廚藝中亦有這麼一道點心。以清水和麵,包入油酥麵團,層層疊疊反複壓製,擀成酥皮,最後包上蜜漬的新鮮桃花,入爐烤製。雖然費工,但鮮甜酥香的味道也絕對對得起這般複雜的工序。
甄夫人蘇婉清當年最拿手的便是這種酥點。院中的這棵桃樹還是他們剛搬來隱賢村時,孕中的甄夫人親手栽下。當年的小苗已經開枝散葉,花開滿樹。可是,期望中的“人麵桃花相映紅”卻永遠都隻能是一個封存的美夢。
甄世安是飽讀詩書之人,自然知道“君子遠庖廚”的道理。可是他卻仍然堅持每年春天,依照記憶中的味道烤製這款桃花酥給女兒。這是對亡妻的思念,也是為了讓女兒能夠記住她母親留下的味道。許是母親血脈的遺存,亦靈學做桃花酥有模有樣,近幾年便由女兒親自動手。於是甄亦靈將對母親的幻想與思念,都深深的融入她製作的每一枚桃花酥。
也許是緣分,亦澈也是愛極了桃花酥的味道。一家人口味的相似。更是讓他們之間多了幾分融於血脈的親近。
甄亦靈將桃花酥入爐後,小小的亦澈寸步不離地守在爐火邊,心急的等待桃花酥的成功。而乖巧的亦靈另扇起風爐烹了茶水,又反複叮囑亦澈不要靠近爐火,才端茶進中廳。
廳堂內李濟宏和洛北辰早已離去,此刻唯有甄父一人。他麵容平靜無瀾,看見女兒進來,沉靜的目光中方溢出幾分慈愛。亦靈看父親表情微有笑意,以為玉焰草可除父親病根,心中才放下了一塊巨石。又見桌上有一張藥方並一副草藥,她忙自取了草藥要去煎。
“小靈。”甄父慈愛的看著女兒。
亦靈停下步伐,乖巧地站定在爹爹麵前。爹爹看完大夫後精神不錯,於是她心裏安心、笑得亦是甜蜜。
“今天這位龍華來的洛公子醫術很是不錯,句句說中為父的病根。尤其那針灸醫術,果然不同常人。”
亦靈眼睛彎彎,很是驚喜爹爹的反應:“他是太上玄妙閣的人,自然醫術超群。如今李大夫有了他的協助,爹爹不日就可望大好了。對了,爹爹剛才說的針灸之術,果然有這樣奇效?”
一則針灸確實減輕了自己的痛苦,一則也是為讓女兒寬心,甄父緩緩點頭笑道:“實在能緩解不少。可見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聽到爹爹這麼說,甄亦靈心中暗喜,也暗暗下了一個決定。她一定要去找洛北辰學會這門針灸的手藝,待到父親發病時可以施針減輕他的疼痛。
“不知道洛北辰在村裏會呆多久,我很想去學一下這門針灸術。”
一句話觸動了甄父方才托付之事。雖說寄養玄妙再上飄渺的計劃不錯,洛北辰是自己的救命恩人也無庸擔憂對兒女不好,但總歸需要亦靈自己願意。他忙順水推舟地說:“小靈,你要果然有心,再過段時日,我去求李大夫,請他向洛公子說帶你去玄妙閣學幾年醫術。將來……也算是有個一技傍身。”
“好呀,反正我與道仙的約定還早,不妨用這段時間多學些東西。將來學成回來,我們一家一起去飄渺山下住下來。我一邊修煉仙法,一邊還可以照顧爹爹,說不定還能醫好澈兒的眼睛。”亦靈不疑有他,開心地應承了下來,“爹爹休息一會兒,我去煎藥。”
甄父點了點頭,眼中滿是複雜的笑容。剛十歲出頭的女兒,不僅善良、聰慧,還比別人家同齡的孩子要懂事的多。
父親應允,亦靈也很開心,拿了桌上的草藥便轉身出去了。因為她知道玉焰草的藥效,所以篤信父親能徹底病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