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窮人家徒四壁,一個富人見他很可憐,就起了善心,想幫助他致富,於是就送給他一頭牛,囑咐他好好開荒,等到春天來了撒上種子,秋天就可以遠離那個窮字了。窮人滿懷希望開始奮鬥,可是沒有幾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飯,日子比過去過得還難,窮人就想,不如把牛賣了,買幾隻羊,先殺一隻吃,剩下的還可以生小羊,長大了拿去賣,可以賺很多錢。窮人的計劃如願以償,隻是吃了一隻羊之後,小羊遲遲沒有生下來,日子又艱難了,忍不住又吃了一隻,窮人想,這樣下去不得了,不如把羊賣了換成雞,雞生蛋的速度要快一些,雞蛋立刻可以賺錢,日子立刻可以好轉。窮人的計劃又如願以償了,但是日子並沒有改變,又艱難了,又忍不住殺雞,終於殺到剩下一隻雞時,窮人的理想徹底崩潰,他想致富是無望了,還不如把雞賣了,打一壺酒,三±下肚,萬事不愁,很快,春天來了,發善心的富人興致勃勃送種子來,赫然發現窮人正就著鹹菜喝酒,牛早就沒了,房子裏依然一貧如洗。富人轉身走了,窮人當然還一直窮著。
我們在嘲笑窮人的不長進時,是否考慮過這個故事背後隱藏的經濟學問題呢?這個故事提示了一個成本控製的問題。所謂成本控製就是指企業根據一定時期預先建立的成本管理目標,由成本控製主體在其職權範圍內,在生產耗費發生以前和成本控製過程中,對各種影響成本的因素和條件采取的一係列預防和調節措施,以保證成本管理目標實現的管理行為,是指以成本作為控製的手段,通過製定成本總水平指標值、可比產品成本降低率以及成本中心控製成本的責任等,達到對經濟活動實施有效控製的目的的一係列管理活動與過程。上麵的小故事中的農民就是因為沒有控製好成本,所以財產才由一頭牛變成幾頭羊,後來變成雞,最後一無所有。事實上,很多企業就是因為沒有控製好成本而導致失敗的。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的道理:如果一家商場天天在打折,並宣揚天天平價,那麼它的成本控製一定是失敗的,因為這家商家所賣的商品一直比其他商家便宜,甚至低於成本價,必定會虧本。但是我們卻知道,在眾多知名的連鎖超市中,沃爾瑪的價格是非常低廉的,並且一直宣揚“天天平價,始終如一”的經營理念,但是它卻是全球最大的連鎖超市。也就是說,它的成本控製好像是失敗的,但是它卻是最贏利的超市。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同時也會發現,一些大商場也在一直打折,這又是為什麼呢?
每個到過沃爾瑪超級市場的人都知道,凡是在沃爾瑪購物的人,手上都有一張印有“Wesellforlessalways”英文字樣的消費憑據,意思是“天天平價,始終如一”。“天天平價,始終如一”是沃爾瑪馳騁全球零售業的營銷策略,也是沃爾瑪成功經營的核心法寶。
古往今來,商家皆謀三分利!沃爾瑪經常5元錢進貨的商品3元錢賣,還一直贏利,天底下怎會有這樣的事情呢?沃爾瑪的“天天平價,始終如一”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實際上,商店不可能所有的商品都如此打折銷售。商場裏隻有部分商品如此打了折;不僅是部分打折,而且是輪流打折——今天是日用品打折,明天是調料打折;本周是煙酒打折,下周是食品打折。而其他商品的價格與別的超市的價格則沒有區別。這才是沃爾瑪真實的營銷狀況。
知道沃爾瑪打折商品又有購買意願的人顯然願意前去購物。但是去超市是要花車費和時間的。既然花了車費和時間去了,哪能隻購買打折商品呢?一般總是要購買一些別的商品。那些不知道打折商品的人去沃爾瑪購物時,雖然不知道具體打折的是哪些商品,但既然有打折商品,而別的商品又不比別處的超市貴,也會奔著沃爾瑪去。沃爾瑪的“天天平價”看似虧本,使商品的平均單價降低了,但由此吸引了消費者,提高了銷售量,總利潤當然不減反增。為吸引那部分即使知道打折也不購買打折商品的消費者,最大限度地增加銷售量,沃爾瑪不可能讓所有人事先都知道具體打折的商品。它要讓一部分人知道,又要讓一部分人不知道。這就是為什麼“天天平價”表現為輪流打折。
沃爾瑪就是這樣營業的,也是這樣成功的,而其他一些商場的打折活動也是向它學習的,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是看到大商場一直在打折。
“天天平價”是要以低廉的成本和優質的服務作為支撐的。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是經不起“天天平價”考驗的,而提供優質的服務本質上也是降低成本。沃爾瑪正是通過如下一些措施來降低成本和提高服務的。
一、實施倉儲式經營管理。沃爾瑪商店裝修簡潔,商品多采用大包裝,同時店址絕不會選在租金昂貴的商業繁華地帶。
二、與供應商密切合作。通過電腦聯網,實現信息共享,供應商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沃爾瑪的銷售和存貨情況,及時安排生產和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