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構建資源共享機製,建設硬件載體。規劃農民居住區的文體設施建設,重點規劃建設好與新村開發配套的文體設施,把鄉風文明建設納入新村規劃和建設。加強鄉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動室、閱覽室、體育活動室等設施建設。在有條件的村分別實施“硬件載體建設工程”,即建設好達標文化站,農村文化設施,農村文化工作隊伍,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點,村級電影放映隊,建立起縣、鄉、村、組文化信息互動網絡,持續開展送戲、送電影、送圖書到村活動。
(4)建立和完善激勵機製,有序開展創建活動。開展以講文明、講科學、講衛生、樹新風為主要內容的“三講一樹”活動。開展創建各種形式的文明戶、文明村、文明企業、文明市場、文明村活動,開展創建和諧家庭、和諧村活動,深入開展移風易俗活動。引導農民樹立文明意識、健康意識、衛生意識、節儉意識,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進農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風尚。推廣徐州市馬莊村文化生活模式。
(5)建立和完善長效管理機製,激發內生動力。鄉風文明建設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必須抓好規章製度建設,製定較為完備的製度體係,用製度來約束人、管理人,做到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實現鄉風文明的長期發展。同時,要及時總結鄉風文明建設的先進經驗,不斷完善常規程序,與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起來,做到步調一致,相得益彰。
6.創建村容整潔機製,加快整潔村莊建設進程
注重在完善原有設施功能上推進蘇北新農村村容整潔。注重在村容整潔規劃基礎上適度推進村民集中居住區建設。
(1)重點整治村容村貌,美化環境。加大教育力度,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建立規章製度,強化汙染監督和管理。整治村莊的重點是老房屋改建、道路改造、河道治理、汙水處理、垃圾集中處理、衛生清理及公共設施建設。力爭整治後的村莊村容村貌整潔優美,路麵硬化、飲用水質達到標準,廁所衛生符合要求,排水溝渠明暗有序,垃圾收集和轉運場所無害化處理,農村住宅安全經濟美觀、富有鄉村特色。
(2)使用清潔能源,推動村容整潔。倡導興建有機肥料廠,解決畜禽糞便汙染問題。大力發展沼氣能源,通過普及使用沼氣能源,改變村容村貌和農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
(3))完善規章製度,建立長效監管機製。實行村民門前三包、村幹部責任到人製度。建立村容整潔長效機製,充分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引導農民清潔家園,促進村環境的優美整潔。通過宣傳教育,製定文明生活公約,讓農民自覺遵守、自我約束、自我提高,養成科學文明的生活方式。
7.創新運行機製,實現管理民主
必須切實維護好農民的民主權利。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製,堅持和完善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讓農民真正享有知情權、參與權、選擇權和監督權。
(1)創新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領導機製。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是關係農村發展的大事,應創新對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工作的領導機製,常抓不懈。
(2)創新村務公開和村務管理監督製度。把“一公開、四民主”和“五規範、一滿意”的要求落實到實處。完善、豐富和拓展村務公開的內容。規範村務公開的形式、時間和基本程序。設立村務公開監督小組,多種渠道聽取和處理群眾意見。進一步強化村務管理的監督製約機製,保障農民的監督權。加強對農村集體財務的審計監督。推行民主評議村幹部工作製度。建立和完善村幹部的激勵約束製度,即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
(3)創新農村幹部隊伍建設機製。選拔和委派大學生當村幹部,加強農村幹部隊伍建設。各種渠道選拔農村幹部,發揮大學畢業生村官作用,提高農村基層組織的管理水平。
三、全麵小康階段蘇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製度創新
江蘇省是全國的經濟強省,已進入工業反哺農業,蘇南、蘇北區域統籌協調發展階段,省、市財政大幅度增長,財政對蘇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轉移支付逐年增長。從蘇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地方政府推動行為看,製度創新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