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美國金融危機帶給世界及中國的幾點啟示(2 / 3)

對自由市場原則在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中的推廣應用要區別對待。今後我們在金融體係建設和金融服務業市場開放方麵應該因地製宜且更加穩重,除金融機構自身需有效防範風險外,進一步加強金融監管的水平和效率也很重要。

2.要以此為契機,改善當前國際金融格局,在國際金融體係新一輪變革中爭取更多的雙邊與多邊話語權

當前,經濟、金融全球化格局使得世 界主要國家的利益息息相關,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複雜格局。在此次金融危機中,我國對美國的金融投資可能存在一定損失,但辯證地看,這並非完全是壞事。因為我國對美國金融危機采取的措施會深刻影響到美國救市計劃的效果,並進而影響美國的政治、外交等決策,因此國際市場將會對中國的籌碼看得更重。同時,經過此次金融危機後,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不可避免會進一步提高。因此,需要從政治高度考慮,在當前紛繁複雜的國際金融局勢中通過各種方式,更多爭取我們的利益,提高我們的話語權,爭取建立一個有利於我國的國際金融格局。

3.在海外資產縮水,金融並購興起之際,中國應以金融博弈戰略和國家理財戰略高度來製定自身的海外金融資產並購計劃

此前,因政治因素作祟,我國海外金融資產並購往往舉步維艱。金融危機為扭轉這一局麵提供了契機,應充分利用此機會,從國家整體利益出發,在宏觀層麵製定科學的海外金融資產並購計劃,在微觀層麵學習其他國家的經驗,提高談判技巧和能力,充分利用相關法律保護自身利益,使我國金融“走出去”形成布局合理、節奏有序、風險可控的局麵。

4.應穩步推進人民幣周邊化、區域化和國際化戰略

人民幣區域化和國際化有利於國內機構降低彙率風險,減少外彙儲備依賴,增加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同時可使我國獲得相當客觀的鑄幣稅收入。全球被迫共同分擔美國金融危機的苦果充分證明國際貨幣的優勢。金融危機後,美元國際地位有所減弱,人民幣國際地位將進一步提高。應以此為契機,製定人民幣國際化的整體戰略,穩步推進人民幣周邊化、區域化和國際化,爭取在國際貨幣體係中建立“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有利格局。

5.應該化壓力為動力,盡量將美國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降低到最小

近年來,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居民收入水平明顯提高。但是,我國的粗放經濟增長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低效率、高能耗、技術含量低的基礎上,並造成我國對外資和出口的高度依賴,這種方式對我國的資源、環境等造成了巨大壓力,是不可持續的。此前,在外向型經濟高速發展的光環襯托下,我們沒有壓力去解決上述問題。但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出口下降和外資減少客觀上給我們帶來的巨大壓力,也為我們完善規範涉外經濟政策實現經濟結構調整創造了時機。通過理順資源價格,實現產業升級,培養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加快醫療、教育、養老等社會體製改革,采取有力措施啟動內需,彌補外需降低對經濟增長的壓力並減少對外依賴,統籌內外經濟,貫徹均衡管理,從而實現科學發展。

6.中國金融企業涉足美國金融衍生產品業務必須謹慎行事

從事這些交易應以規避價格風險為主,切不可以追逐高額投資性收益、短期投機套利等目的。因為美國的許多金融衍生產品太過複雜、太不透明,美國的金融監管機製連保護美國本土的金融企業、投資者和消費者的利益都顯得或鞭長莫及或力不從心,根本談不上對他國企業利益的保護。我國68家中央企業涉足美國金融衍生產品業務浮虧114億元就是深刻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