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匠作營(上)(1 / 3)

李肅是豎著來平原的,結果橫著回去了。

他也不知道為什麼,在平原的這兩天,黑廝典韋好像就專門跟他過不去,沒事就抱著一甕酒去驛館找他,大嘴一咧,樂嗬嗬的就一句“俺們這的規矩,得把客人喝好了”。

李肅再也受不了了,他甚至暗示過典韋還有一道詔書,可能是這種粗鄙的人聽不懂話裏威脅的意思,喝酒的時候拍著胸脯說回去一定告訴他家大哥,結果第二天來了,一拍額頭又一句話:“哎呀,俺忘了。”

第二道詔書,終於還是留下了,很簡單明了的意思,隻是一個小小的平原郡守的卓逸夫,頭上加了一頂大大的帽子:平北將軍。

平北將軍,是東漢四安將軍之一,從五品,其上有五品的四安將軍、從四品的四鎮將軍、四品四征將軍,再往上,就到了位高權重的三品前後左右四將軍,從二品的輔國(軍)將軍,二品的驃騎大將軍、車騎大將軍、中軍大將軍、輔軍大將軍,再往上,就到了從一品的左右都督和衛將軍,以及一品的大將軍和大都督。可以說,有戡亂大權的平字號將軍,對卓逸夫來說其實是一塊看著香但吃不下去的蛋糕。

平北,北是哪裏?

兗州往北,接壤的就是冀州,冀州刺史現在是韓馥,境內也算安定,平什麼北?

很顯然,征字號將軍,甚至安字號將軍鎮字號將軍,董卓是不願意給卓逸夫的,或者他也知道這些官職就算給了卓逸夫無論如何也不會接受,那樣還倒要白白便宜袁紹那豎子。與其這樣,不如給卓逸夫一個可以看得到摸得著的平字號將軍,董卓不相信袁紹圖謀冀州的事情卓逸夫不知道,更不相信卓逸夫對袁紹圖謀冀州是抱著歡迎態度的。

果然,郭嘉猜到了董卓和李儒最後商議出來的決定,因此攔住了卓逸夫將這一道詔書往外推的行為。時候郭嘉解釋道:“平字號將軍,郡守領得。以平原郡之大,一郡太守也是四品官員,這五品的平北將軍,自然做得。”

當時李肅還沒有把詔書拿出來,眾人都很驚訝郭嘉的判斷,大部分人還是不敢拿的這麼大,要是董卓這個瘋子扔個征字號將軍過來,那時你接不接?

郭嘉是這樣說的:“董卓雖然是個瘋子,但李儒不是。這個人為了董卓的大業殫精竭慮,他怎麼會不熟悉朝廷的官製?!如今董卓既要拉攏平原,又不想讓平原穩定發展,他必然會找個和平原打擂的諸侯。這個諸侯,劉岱不行,孔伷不行,曹操距離有些遠,和郡守也有共事的曆史,自然也能排除在外。那麼,變數天下,以郡守在虎牢關前掙的名望,除了四世三公的袁本初還能有誰呢?如果沒有袁紹和曹操,董卓不會不舍得征字號將軍,但牽涉到這兩個人,董卓跟李儒也摸不準郡守是否會接這一道詔書,在長安看來,郡守很大可能是不會接的,那麼,他隻有從袁紹處下手。對袁紹,董卓既要促使他的野心昭然,又不能給太大的職權,四世三公的名頭對如今的董卓來說還是頗為忌憚的,但若是給領護都驍越甚至雜牌將軍,袁紹或許不敢加快吞並冀州的腳步。這樣就簡單了,一個平字號將軍,董卓舍得出,袁紹也肯要,何樂不為?”

卓逸夫看著郭嘉侃侃而談的精氣神,由衷道:“奉孝心有天下,胸懷甲兵,非人間能有!”

郭嘉擺擺手,意思是這不是難事,接著又道:“既然是個平字號將軍,與郡守級別等同甚至更低一級,為什麼不領了它?一個平字號將軍,尤其是這個恰到好處的平北將軍,郡守若是接了,正好暫且安定東西南三方的戒心,然後尋找良機來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奪取冀州,豈不是更妙?”

卓逸夫當然也想得到冀州,但韓馥本人本來就不笨,把冀州經營地鐵桶似的,加上冀州又是望族聚集之地,無論從經濟上還是政治上來說,冀州都不是這時候的自己能從韓馥手裏奪取的。就算奪到手了,袁紹更可以理直氣壯地進入冀州,從而通過驅逐自己達到占領冀州的目的,這豈不是為他人作嫁衣裳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