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因股權結構不同,銀行投資能力和盈利水平存在著明顯差異。瑞信村鎮銀行股東由金融機構、非金融機構和自然人組成,其中37名自然人股份占51.85%;彙通村鎮銀行股東由金融機構和自然人組成,其中10名自然人股份隻占11.10%。存貸差數據反映出兩者的資本籌措及投資能力差異,前者存貸差為372萬元,後者為-7247.8萬元。同時,也因此導致兩者的盈利水平不同,前者為24.17%,後者為31.86%,後者盈利水平比前者高出7.69個百分點。
2.村鎮銀行經營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村鎮銀行存在著名實不符的問題,難以真正落實為”三農”服務的經營宗旨。瑞信村鎮銀行和彙通村鎮銀行,在地點設立上選擇了遠離農村、遠離農業、遠離農民的城區,而且在營銷定位上也沒有”下鄉”,趨利色彩很濃。瑞信村鎮銀行和彙通村鎮銀行涉農貸款分別僅占其貸款總額的3.10%和1.37%。
二是製度設計存在缺陷,進一步發展受限。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人政策中,對村鎮銀行運行中相關的賬戶設立和結算管理、征信管理等,都沒有明確的政策界定和政策支持,自身賬戶無法在當地人民銀行開戶,開戶企業無法進行正常結算。瑞信村鎮銀行和彙通村鎮銀行,目前隻能在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開戶,並進行結算活動和辦理現金出入庫業務。
(二)農村資金互助社運營狀況
白銀市景泰縣龍灣村石林農村資金互助社和定西市岷縣岷陽鎮洮珠村岷鑫農村資金互助社分別成立於2007年3月20日和3月23日,先後成為全國成立的第二家和第三家農村資金互助社,為農村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郵政儲蓄改革進程
2007年2月份,經中國銀監會審批,甘肅省成為第三批開辦郵政儲蓄定期存單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的十八個省市之一。甘肅郵政儲蓄擁有510個服務網點,縣及縣以下郵儲網點占比超過66%,ATM自助取款機86台。郵政儲蓄小額質押貸款業務的開辦,加快了郵政儲蓄資金向地方尤其是農村地區的返還進程,為郵政儲蓄資金回流農村開辟了新的渠道,為解決農村地區信貸資金緊張,農民貸款難的問題拓展了新的途徑。
目前,郵政儲蓄小額質押貸款在蘭州、天水、酒泉、武威、張掖、定西、臨夏、甘南、金昌、嘉峪關等10個市、州的12個市縣進行試點。試點初期單個客戶貸款最高限額不超過10萬元,最低為1 000元,每筆貸款最高可達質押存單總額的90%,貸款期限最長1年。利率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檔次貸款基準利率確定,期限為6個月以內(含6個月)的,按6個月期限的貸款基準利率5.67%執行;期限為6個月至1年(含1年)的,按1年期限的貸款基準利率6.39%執行。
四、結論與對策
一是加快構建農民真正需要的合作金融製度。當前以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政策試點為核心的農村金融改革舉措,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農村金融的內在活力,但在現有改革框架下,真正反映農村金融需求的、以農民自主聯合為主要內容的合作金融並未得到發展。因此,適應農村組織化與合作化需要,通過製度創新和政策扶持,發育新型農村合作金融組織,實現農村弱勢群體與微小資金的自助性聯合,使農民真正成為農村合作金融的主體。
二是農村金融改革的重點應放在促使農村資源轉化為金融信用資源方麵。農村金融改革不能與土地脫節,否則將很難取得實質性的進展。因此,在農民還無法擁有土地產權前提下,對於農民的土地使用權和房屋住宅,可以采取發證確權等有效方式,促使農民手中的資源能夠轉化為金融部門認可的、可流轉的信用資源,改善農民信貸質押條件。
三是要重視建立農村信用中介管理組織,加強農村征信係統建設。建立多種類型的信用中介機構管理公司,如征信公司、貸款信用擔保公司等,為正式金融和民間金融提供個人征信、法律谘詢和信用擔保服務,促進農村信用的顯性化,提高農村金融活動的信息對稱程度。
執筆人:王軍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