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愛德基金會出資72萬元,在定西市安定區李家堡鎮窖坡村和箍窖川村、巉口鎮趙家鋪村實施小額信貸項目,覆蓋980多戶農民。通過四年來的探索,已經建立起了一套比較完善、符合當地實際的小額信貸項目實施流程和章程規範,不僅受到農民的歡迎,而且有效解決了一般信貸中存在的信貸雙方信息不對稱、運行時間長、控製力不強的問題,並已經使初始資本積累到80萬元。為此,特將這一項目運作經驗進行總結,以期對正在開展的村鎮銀行試點工作有所借鑒。

1.以農民小額信貸協會為方式,建立起了完全由真正的農民自己來掌控的信貸組織,這是其最大的一個顯著特點,也是其之所以比較成功的經驗之一。通過前期調查和初步運作,2003年5月,成立了安定區農民信貸發展協會,由農民信貸協會來開展具體信貸工作。目前,已發展了3個分會,即李家堡鎮窯坡和箍窯川分會、景泉聯星分會、巉口趙家鋪分會,發展會員480名。

2.發展貸款會員,提高農民的認同性。在農民小額信貸協會基礎上,通過先期按計劃貸款額度的10%繳納風險保證金的形式,從中發展貸款會員,已經發展貸款會員338名。

3.實施信貸推廣員製度,有效防範貸款風險。按照”協會”章程規定,在300~400名會員中選擇招聘一名推廣員。試運行中,發現這一要求執行起來難度很大,經過調查,改為一個自然村發展一名推廣員。推廣員的產生采用民主選舉和個人自薦的辦法確定候選人,然後對候選人從群眾關係、奉獻精神、綜合能力及財務知識等方麵進行考核,最後確定聘用人員。實施信貸推廣員好處很多:一是能把握農戶的誠信度,較準確地選擇確定貸款農戶,使貸款風險度降到最低程度;二是能經常性地與農戶接觸,隨時督促貸款農戶實施項目並掌握反饋信息;三是便於組織培訓,可把小額信貸工作與村民的其他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進行。

4.按天計息,公平合理,提高了農戶還款的積極性。按照”協會章程及實施細則”規定,貸款的最高額度為2 000元,貸款期限最長為一年,年息8%,並采用一次還本付息的還款方式。另外,采取了按天計息的方法,早還一天少繳錢,遲還一天多繳錢,公平合理,從根本上提高了農戶還款的積極性。

三、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入

政策試點進展及郵政儲蓄改革狀況

甘肅省作為全國調整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準人政策的6個試點省份之一,2007年計劃設立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和全資貸款子公司3類機構試點15個,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即2007年9月底前設立3類機構試點7個,第二階段即10月到12月,再設立3類機構試點8個。目前,先後有2家村鎮銀行和2家農村資金互助社試點已經正式開始運營,分別是慶陽市西峰區瑞信村鎮銀行和平涼市涇川縣彙通村鎮銀行,白銀市景泰縣龍灣村石林農村資金互助社和定西市岷縣岷陽鎮洮珠村岷鑫農村資金互助社。

(一)村鎮銀行運營狀況及問題.

1.村鎮銀行創建與運營特點。兩家村鎮銀行均於2007年3月中旬正式掛牌運營,均以服務於”三農”為經營宗旨,但因設立地點不同、發起人背景和實力的不同,因而在股權構成、存貸業務與經營業績上等方麵呈現出差異較大的特點。

一是發起人均為國家金融體係內的正式金融機構,但股份構成有很大差異。西峰市瑞信村鎮銀行金融機構持股比例僅為1/4,涇川縣彙通村鎮銀行三家金融機構持股比例已經接近90%。

二是設立地點均在城鎮,但吸收存款的能力出現很大差異。西峰區瑞信村鎮銀行設立地點位於慶陽市政府所在地,涇川縣彙通村鎮銀行位於該縣政府所在地。前者更具有吸收存款的區位優勢。在相同的經營期,從存款狀況看,前者比後者多出969.80萬元。其中居民儲蓄存款比例,前者比後者高出39.18個百分點。

三是經營宗旨均是為當地”三農”提供標準化的銀行產品與服務,但在信貸市場拓展方麵出現很大差異。瑞信村鎮銀行貸款中的96.90%投向了小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彙通村鎮銀行貸款中的97.96%主要投向了外地基礎設施建設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