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警憲爭鬥(2)(1 / 2)

事態發生後,隨著救護車的陣陣呼叫,傷員們被分別送進了廣慈、仁濟、同德、中美、警察等醫院。

經過追蹤調查,記者們第2天淩晨在各醫院裏了解到:

仁濟醫院收治警察2人,都因傷重不治而死。

中美醫院收治9人。內中老百姓2人,警察7人,2人傷重已死,5人傷勢也重,正在手術搶救中。

警察醫院收治2人。1人右胸槍傷,不能講話;1人就是6588號崗警盧運亨。

慘案發生後,市警察局長俞叔平,督察處長張達,新成警分局長卓清寶,當場就聞訊趕到出事地點進行勘查。

當夜,警察方麵群情憤慨,一起會集在新成分局大院子裏不肯離開。

第2天淩晨,俞叔平、張達、卓清寶又從金都大戲院趕到新成警分局,向會集在大院裏的100多名警員訓話。為了平息群憤,俞局長還告訴大家:“本人已經和淞滬警備部宣鐵吾司令洽商,宣司令答應一經查明事實真相,就對肇事者嚴懲不貸。”案情發生後,雖說有關當局連夜把出頭幹涉警察執行公務的廿三團八連憲兵排長李豫泰,以及其他肇事憲兵扣壓候究,可是吃了大虧的警察一頭,豈肯就此善罷甘休?

28日一大早,新成、老閘、黃浦分局的院子裏,警察們就三五成群,磨拳擦掌,怒不可遏,大有背水一戰,非要當局把殺人凶手置之死地,決不罷休的勢態。

為了利用敵人內部矛盾,當時中共上海警察係統地下黨委,充分抓住這一有利時機,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罷崗鼓動。警察們經過地下黨員的鼓動,當即說幹就幹。他們中好多人立刻乘上卡車,從中正東路(今延安東路)向西一路行進,逢崗就宣傳鼓動說;“我們連生命都沒保障,還上崗幹嗎?”

就這樣,卡車所過之處,老閘、新成、盧灣、黃浦等區的交通崗警,紛紛此呼彼應,罷崗不幹。上午10點左右,市中心各警察分局的崗亭,一時都陷進了癱瘓之中。接著,楊浦、提籃等離市中心較遠的交通警也紛紛罷崗,進行聲援。

1947年的大上海是夠繁華的,市中心馬路縱橫,車流如織,人往人來,現在警察一罷崗,紅綠燈不亮了,交通沒人指揮,立時一片混亂,不堪收拾。

這種混亂狀況的出現,使得一時間政府各要害部門電話鈴聲不斷。作為警察局長,俞叔平首當其衝,焦頭爛額。為了應付眼前,他不得不心急慌忙地安排一係列臨時應急措施:十萬火急地調集各分局的保安警察,義務警察,甚至內勤人員上崗指揮交通。這些人平時對於指揮交通素無訓練,現在勉強上崗。自然少不了手忙腳亂。到頭來,隻能落得個亂上加亂的結局。

大上海交通癱瘓了。這在整個舊上海的交通史上,並不多見,所以一時滬上和全國各地報刊,都紛紛刊出消息,進行報道。南京《中央日報》赫然載文為:“金都戲院血案發生後,二十八日滬上,全市交通警全體罷工,聲援槍殺之警員,秩序均極混亂。”

罷崗一直持續3天,衝破了當年5月國民黨當局所頒《維護社會秩序臨時辦法》的禁令,可謂震撼國人,影響不小。

事情並不就此結束。還在罷崗當夜,部分憤怒的警員蜂擁來到金都大戲院,衝將進去大打出手,把戲院裏的門窗玻璃,台桌椅子,電燈電話,設備陳設,統統打得落花流水。嚇得戲院職工心驚膽戰,逃得無影無蹤。

事後估計,這次金都大戲院遭劫被砸,損失約有2萬萬元之巨。

鬥爭一浪接著一浪。罷崗的同時,各分局警察的代表還發起組織了“警察慘案後援會”。後援會鄭重提出:“從優撫恤死難家屬!”“血債要用血來還!”“把肇事禍首就地正法!”

7月30日,後援會組織200多名代表,臂帶黑紗,分兵兩路:一路選派代表20名,上南京中央政府所在地請願;另一路又分成好多小組,分別前往市政府、參議會、淞滬警備司令部等處進行請願談判。

8月2日上午9時,榆林路警察訓練所教職員工和學員462人,組成由15輛轎車和卡車組成的車隊,浩浩蕩蕩地從警訓所開往中央殯儀館吊唁遇難警察。卡車在途經憲兵廿三團團部時,還故意繞著團部兜了三匝,車上學警高呼:“殺人償命!”“血債要用血來還!”

當時南京路是禁止卡車通行的,可車隊都對此不屑一顧。在馳離廿三團團部後,車隊即前呼後擁地從外灘進入南京路,然後一路高呼口號,直抵中央殯儀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