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待價而沽(2)(2 / 2)

一個共產黨員被捕以後會不會叛變,唐縱教特務們如是進行觀察:有的人遭受酷刑之後,進入牢房,一切泰然自若,連流著鮮血的傷口落滿蒼蠅都毫無知覺,隻是兩眼望牢房頂棚,目光仿佛穿透了棚頂,沉浸在深思之中,這樣的人是不容易對付的。而有的人受刑回到牢房後,立即忙著護理傷口,找到較為舒適的地方躺下,或者把鋪的稻草等墊得稍厚一點等等,看到這些就說明他還想活下去,那就讓他受更厲害的刑,使他更加痛楚難耐;至於他想躺得更舒適一些,那就滿足他的要求,軟化他,或者讓他的條件更惡劣來逼迫他屈服。總而言之,針對觀察到的各種行為進行心理分析,然後想辦法威脅利誘,迫使“犯人”就範。

為了騙取被捕後曆經嚴刑拷打仍堅強不屈的革命人士的口供,唐縱向特務們教授一種叫做“苦肉計”的方法。他挑選精幹的特務,裝扮成被捕的革命者,蓬頭垢麵、衣衫襤褸,遍體“鱗傷”,一副飽受折磨的樣子。這種“犯人”往往在深更半夜一下被推入囚禁革命者的牢房,進去後倒地呻吟不已。難友們往往出於同情會馬上照看這位新來的“同誌”,可是他往往還故意裝作不肯輕信的樣子。等時隔數日後,才逐漸戒備,十分神秘地暗地告訴革命者一些所謂“革命的機密”,以顯示他是案情嚴重的要犯,騙取革命者的信任。

在這幾天或者更長的時間內,牢房中的人如果不注意,在談話中泄露了情況,或者被他觀察到什麼,便被這個“要犯”牢記在心頭,在他被“提審”的時候向主人彙報。這種絕招比專靠嚴刑拷打更要狠毒,的確使一些“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堅強人士上當受騙。

唐縱遠渡重洋去德國鍍金,終於沒有枉費蔣介石的“栽培”。

1938年8月,原由陳立夫任局長的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正式改組。原負責調查社會問題和黨務諜報的第一處和負責郵政檢查的第三處,合並為中央組織部調查統計局。而原負責軍事調查和軍事情報的第二處,也就是戴笠主持的特務處,則擴展為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前者簡稱為“中統局”,後者簡稱為“軍統局”。軍統局局長由蔣介石侍從室第一處主任賀耀祖兼任,副局長由已晉升為少將軍銜、負實際責任的戴笠擔當。

因為改組後的軍統局,其內勤編製一下子由原來的四個科擴大成了四個處,另設一個設計委員會、兩個特訓班和一個龐大的電訊機構;而其外勤編製則增加到30多個區站,300多個工作組、隊,加上由“蘇浙際動隊”改編成的“忠義救國軍”,以及抗戰開始後各淪陷區陸續成立的便衣隊等武裝特務。這樣,軍統局的人員已有上萬人馬了。

軍統局成立不久,唐縱聽說了去年發生的中日特工直接交量的事件,但被俘的日軍女諜南雲造子卻從監獄中脫逃了,給軍統特務造成很大的威脅。他幾經思索,便自告奮勇向戴笠提出,設計抓捕南雲造子,消滅這個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