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陳劍書問及‘這孩子做錯了什麼,為何你們必須要置她於死地?’這一句話的時候,本明一直以來的世界觀、善惡觀已經崩潰了。
本明的確是世上最單純的人,但正因為他單純,所以他判別是非的標準,不像其他人那般,摻雜許多世俗的規則。
盡管陳劍書的所作所為,在人族固有的善惡觀念裏,是罪大惡極,但是在本明那單純的心裏,卻是善行,因為他救了一條小生命。
空玄門的和尚,一直把普度眾生掛在嘴邊,但是什麼是眾生?異魔也是眾生之一。
雖然他覺得陳劍書狡猾奸詐,但卻是個好人。
正因為這一點,本明就算是替陳劍書說謊,也覺得對得起天地良心,對得起日夜朝拜的無量佛祖,說謊也說得理直氣壯。而後來陳劍書又在等待救援的一個多時辰裏,嘮嘮叨叨地灌輸了各種歪理觀念,然後又嚇唬本明,說本明也有幫忙,說出真相要被逐出師門。
在這多重因素的作用下,一輩子沒說過謊話的本明,對他最敬愛的師父撒了個慌。
聽了這話,了信一拍了正的肩膀,說道:“師兄,我都說你多慮了!”
“真的是我想多了嗎?”了正低頭沉吟,然後又看了一眼裏屋,道:“我們進去見見兩位施主吧。”
三個和尚進了客房,陳劍書立刻向三位大師行禮。
“小施主不必多禮,貧僧師弟為了穩妥起見,把兩位關在了內牢之中,還差點害了兩位的性命,而兩位施主卻不計前嫌,還救了小徒,該是貧僧向兩位行禮才是!”
了正說完,向陳劍書深深地鞠躬致謝。
陳劍書見了,立刻上前,裝模作樣地扶起了正,假惺惺地說道:“先前的事情,不過是一場誤會,我夫妻二人也有驚無險,至於救本明大師的事情,不過舉手之勞,大師這樣,是讓晚輩折福折壽啊!”
不得不說,這看書看得多就是厲害,隨便都能說出十分體麵的台詞,至於‘假惺惺’,其實陳劍書的態度十分恭謹,沒有絲毫的假惺惺,隻不過顧及到他之前的所為,他越是恭謹,便越假惺惺。
之後,陳劍書又跟了正寒暄了幾句廢話,這才說道正題:“本明大師真是菩薩心腸,他聽了我的悲慘遭遇,說要報救命之恩,要幫我回家鄉向那土豪惡霸討回公道,我本來是不想讓本明大師因為我的師誤了修行,但是本明大師一再堅持,我也……哎,本明大師仗義,我也無法拒絕他的好意!”
本明有點愕然,之前陳劍書可沒有跟他說過這件事情,但是陳劍書那左一句‘菩薩心腸’,右一句‘大師仗義’,說得本明的心都化了,而且本明覺得,陳劍書全家被土豪殺害,的確挺慘的,小和尚心想:之前那般謊話都說過了,這小謊也沒所謂了吧?
於是乎,本明點頭道:“師父,我打算幫陳施主!”
了正眯著眼睛看著陳劍書,他因為很胖的緣故,眼睛被肥肉擠成了一條線,別人無法看出他的眼神,連眼珠子都幾乎看不見。
此刻,了正的眼珠子在不停地轉,人在思考的時候,眼珠子會轉,因為,了正是在想事情。
了正覺得陳劍書狡猾,這下陳劍書要帶本明離開空玄門,更加引起了了正的戒心。他心道:這小子在無量大佛內牢裏開始,就一直急著離開,雖然這小子狡猾,把內心的焦躁、著急隱藏得很好,但是還能逃得過我的法眼?
這小子一直急著離開,這下還想帶本明離開,肯定是知道本明口沒遮攔,怕本明留在空玄門,會一不小心說破他的秘密。
這小子,到底想要隱瞞什麼?
不得不說,這圓頭圓腦的了正和尚,雖然一臉的憨厚模樣,但是心細如塵,而且精明得很,他完全看穿了陳劍書的想法。
隻是了正實在搞不明白,他那個雖然蠢,但是卻淳樸的小徒弟,為什麼會百般援護這個狡猾的少年。了正甚至發出神識探查本明的身體,懷疑本明中了什麼邪術,被迷了心智。
但是他發現,本明根本沒中邪術,這就讓他更加好奇。這短短幾個時辰裏,這十幾歲的少年,到底對本明做了什麼?
了正意識到,陳劍書在隱瞞著什麼,而本明也幫著隱瞞,這之中的隱情,很可能與禁忌之血降世有關。
事關重大,了正不敢輕視,便道:“這弟子下山,非為師一人可以決定,這樣吧,本明你如果真的想報答陳小施主的救命之恩,待為師稟明方丈,方丈許了,你便隨小施主下山吧!”
了正說罷,便向陳劍書告辭,快步走去空玄門的主殿。他覺得陳劍書有可能與妖、魔二族有關聯,他想把心中的疑慮稟告方丈。
隻是了正到了大殿,卻見不著方丈,此時,方丈與幾位覺字輩的大師,正在與清道宗的人商討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