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陳曉怨氣爆發(2)(3 / 3)

2000年永樂年銷售額超過12億元

2002年陳曉發動CDMA銷售戰,成就永樂上海灘龍頭地位

2003年開始陳曉將永樂大賣場正式更名為“永樂生活電器”

2003年12月陳曉收購廣州東澤6家門店

2004年陳曉計劃開建50家數碼專賣店,以失敗告終

2005年1月摩根士丹利和鼎暉斥資5000萬美元收購當時永樂家電20%的股權

2005年4月中旬永樂在北京開辦第一家門店,正式吹響北上的號角

2005年5月陳曉同意收購河南通利

2005年7月5日陳曉收購台灣燦坤集團在大陸上市的店麵

2005年10月永樂在香港公開上市

2006年4月21日陳曉與張大中達成收購北京大中電器協議

2006年7月25日陳曉以“股權+現金”方式,將永樂不少於90%的股份出售給黃光裕

2006年10月17日張大中向陳曉發正式函件,書麵通知陳曉依法解除雙方於2006年4月21日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

2007年12月國美出資36億元收購大中電器

2008年2月國美以537億元競得三聯商社2700萬股權,占總股本的1069%

2008年7月國美通過關聯方北京戰聖投資有限公司拍下三聯集團持有的三聯商社902%股權,成為三聯商社絕對控股股東

2008年8月國美斥資811億元收購永樂最後10%股權,徹底完成了對永樂的收購

2008年8月國美欲借“中關村科技”之殼回歸A股

2008年11月17日黃光裕涉嫌經濟犯罪被羈押

2008年11月24日國美組建七人決策團隊:國美電器總裁陳曉、集團副總裁王俊洲、集團副總裁李俊濤、國美通訊公司總經理牟貴先、新聞發言人何陽清、國美華北大區總經理孫一丁、集團行政總裁魏秋立

2008年11月26日黃俊欽涉嫌經濟犯罪被羈押

2008年11月28日國美組建三人決策委員會和十一人執行委員會:陳曉、王俊洲、魏秋立為決策委員會成員,多位副總以及各個大區老總為執委會成員

2008年12月11日國美公告“將維持暫停買賣,以待另行通知”,股價暴跌80%左右,至112港元/股

2008年12月20日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對國美展開專項審閱,測試風險控製是否完善

2008年12月24日國美公告,黃光裕及其妻子杜鵑已雙雙被停職,公司重新委任常務副總裁王俊洲為公司執行董事

2009年初杜鵑涉嫌經濟犯罪被羈押

2009年6月國美與貝恩簽訂2016年可轉換債協議

2010年5月18日黃光裕一審出結果,獲刑12年,罰金6億元

2010年8月4日黃光裕致函國美董事會要求撤銷陳曉職務

2010年8月5日黃光裕與陳曉矛盾公開

2010年8月12日國美管理層集體表態“共進退”力挺陳曉

2010年8月18日黃光裕寫公開信稱陳曉乘人之危欲使國美變外資

2010年8月30日黃光裕之妻杜鵑二審獲緩刑,有望參加股東大會

2010年9月1日黃光裕也打股權激勵牌,欲策反國美管理層

2010年9月15日國美收到轉換通知,貝恩債轉股後持股998%

2010年9月23日國美向香港證監會投訴黃光裕違法換股票

2010年9月24日中國商業聯合會發表聲明高調支持黃光裕,希望民族資本控股國美

2010年9月25日國美投訴黃光裕違法換股票;黃光裕方理清高層人選,國美中立派重新站隊;國美股東投票提前截止,約六成股東已表態

2010年9月26日黃光裕再發公開信,號召股東投票罷免陳曉

2010年9月27日國美決戰前夕黃家披露談判底線;陳曉願以一年後退出換和解,遭黃家拒絕

2010年9月28日國美特別股東大會召開

2010年11月10陳曉、貝恩和黃光裕達成和解備忘錄

2010年12月17日黃光裕方代表鄒曉春、黃燕虹分別順利當選為國美執行董事和非執行董事

2011年3月3日香港高院解除對杜鵑的臨時強製令

2011年3月8日陳曉正式離職

2011年3月9日國美正式發布公告,陳曉離職,“國美內鬥”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