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2)(1 / 2)

無謂的掙紮,無愛的糾纏,無力的痛苦,無奈的被責,皆抵不過一個輕輕地無視。

二零一二年夏,身處山城的楊溯在日記裏寫下了這句話。而此時的山城,正處於一年中最熱鬧的季節。可在這人來人往的潮流中,心灰意懶的楊溯渾然沒有察覺到,九年前的他,也正是因為一個輕輕地無視傷害了他的母親。

“你是不是在耍朋友?”

楊母暴喝的話猶如一顆炸彈,引爆了二零零三年的秋季。而在這獨屬於秋季的蕭瑟中,楊溯也用出了自己領悟的獨門絕招,沉默以對。

隨著幾年鬥爭的經驗,楊溯已經摸清了楊母的套路。在對方發火的時候,不管你說什麼都是沒用的,因為此時的她就是皇帝,說一不二,出口成憲。不管你有沒有道理,在皇帝麵前,一切都是你的錯。

而麵對皇帝,唯一的做法也就是一言不發。

這或許就是傳說中的以柔克剛,可十來歲的楊溯明顯修煉的不到家。麵對咄咄逼人的楊母,他終是忍不住置氣離去。臨走前,還用毫無情感的眼眸看了對方一眼。

正是這一眼,這一個輕輕地無視,觸傷了楊母的內心,一路追著楊溯,一邊打一邊罵道:“你個死沒良心的東西,我還不是為了你好,還不是為了讓你好好學習,讓你能考上一個好大學,讓你將來..”

如果此時的楊溯能夠停下來,能夠和楊母心平氣和的交談,也許事情就會向另一個方向發展。可兩人之間的耐心早已在這三年間的對抗中被消磨殆盡,如同因果,結局早已在三年前的起因就已注定。

自此後,楊溯身上的壓力就陡然劇增,一步步的壓垮了他最後的底線,終是徹底的放棄了自我救贖。

首先,是他身上的銀票子入不敷出。原本在楊父那裏,隻要楊溯能說出道理,不管是給朋友過生啊,還是多久沒喝汽水了,哪怕是怪異到極點的理由,楊父總會或多或少的給他一點錢。可在楊母的憤怒下,楊父很快就堅守不住陣地,以至一敗塗地,不得不退出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有錢就變壞,這是楊母認為楊溯敢於反抗的支撐點。好吧,這一點楊溯自認為還承受得住。不就是錢嘛,沒了就不花唄。可其後,楊母的作為就徹底的激怒了自認委屈的楊溯。因為這涉及到信任問題,人一旦沒了信任,那麼再好的情感也是鏡花水月。

其實,這說起來也怪楊溯自己。自從楊母對楊父下達財政收縮的政策後,楊溯就跟楊母打起了冷戰。不管楊母說什麼,他隻沉默對待,始終都不開口說話。可以說他把不反抗,不妥協的六字方針發揮到了最高水準。可也正是以為他發揮的太好了,讓楊母暗暗生氣的同時,也不禁下意識的猜想:難道他還有錢?

然後,楊溯就悲劇了。隻要開口要錢,哪怕是學校要交什麼費用,楊母也總是給其班主任打電話確認後才會拿錢,到後來更是親自跑到學校交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