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七中人緊緊把握住時代發展的脈搏,提出並實施了“兩課一育”即“改革課程、改革課堂教學和提高德育實效性的”研究和實踐。經過數年的努力,在課程與課堂教學的改革這一方麵,成都七中已經初步形成了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以必修課為主、必修課與選修課相結合的適應學生個體差異發展的課程體係。
在課程的改革中,成都七中在堅持課程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的有機結合的同時,也注意堅持課程“本體價值”與對人的發展性功能即“主體價值”、“社會價值”的有機結合。
所謂堅持課程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的有機結合,其中的統一性課程就是學校中所設置的基礎課程:即符合該學段學生特點的可再生長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可再發展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的價值態度觀念的課程;這類課程的特點是內容統一、基本要求一致,如我國的必修課,美國的核心課程和英國的國家課程等。多樣性的課程則是指學校中所設置的選修課、活動課:即學校根據需要而開發、製定的各具特色的課程,課程的編製、選擇、使用權是地方學校甚至是教師個體;這類課程的特點是豐富多樣的可選擇性、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廣闊空間。
所謂堅持課程“本體價值”與對人的發展性功能即“主體價值”、“社會價值”的有機結合,就是課程要麵向生活、麵向社會、麵向實踐;課程要促進每個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培養良好品德,培養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要加強課程的綜合性、選擇性;要加強課程內容的現代化與適應性,精選對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加強信息技術教育,使學生適應現代社會與科技的進步與發展。
在課程改革中,成都七中十分注意吸收現代課程論、現代教學論與主體教育論的思想,努力在校內建立起“以人為本、適應個體差異發展”的課程與教學體係。最符合時代要求的、最符合學生發展的知識才是最有價值的。基於這種認識,成都七中將課程改革的目的確定為:把最有價值的知識,以最有效的方式呈現給學習者(學生),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有價值的知識,使每一個學生都獲得必要的提高,使不同層次的、不同水平的學生在學習中都能得到不同的發展和充分的發展。七中還注意倡導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積極主動參與,引導學生學會並掌握探究發現、交流合作的學習方式,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主體性和持續性發展;在課程設計上,還十分注意學生個體的差異性,體現以學生為主體的多樣化設置與個性化設計。
在課程改革中,成都七中還注意堅持注重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以“做人教育為基礎,以立誌成才為主線”的德育思想指導下,在課程改革中加強審美教育、道德意識的教育、綜合素質的教育。
成功的課程改革、高質量的課堂教學、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為七中學生素質的提升與成“人”、成才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七中“以人為本、適應個體差異發展”的課程觀使每一個七中的學子都大大地受益。
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以先進的教育思想武裝頭腦,以科學研究指導教育改革,以教育改革推動素質教育實踐,在實踐中通過提高效益實現提高教育質量,學校就一定會辦得更好,教師素質與水平就一定會更高,成都七中的教育事業就一定會更加輝煌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