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實驗改革與更新

從事實驗教學和管理工作的教師和實驗室技術人員要主動承擔起培養高素質、創造性人才的重任,明確各層次學生的培養目標和重點,積極進行實驗教學改革的研究和實驗裝置的研製,撰寫新的實驗教材、論文和改造更新實驗內容,在實驗條件成熟的情況下,盡快將研究成果(包括科研成果)轉化到學生的實驗中,不斷充實新理論、新方法、新知識的實驗內容,努力提高實驗教學質量。

1.實驗的更新、改造,各實驗室應著眼於21世紀創新人才培養及實驗室建設規劃的需要,結合專業建設發展和課程建設規劃,製定相應的《實驗教學改革與實施計劃》,並書麵報送教務處。需學校投資或重點改造建設的項目,由各實驗室在調研的基礎上寫出申請報告,經所在學院初審後上報教務處,學校審批後立項,撥給相應經費,到期組織驗收。

2.新實驗驗收工作,一般由所在學院組織專家進行,並報清教務處組織校級驗收。被驗收項目要事先提供符合技術和安全要求的實驗裝置、實驗教學指導書、實驗報告資料。具有重大價值和顯著特色的實驗項目和實驗技術成果,可由學院申請校級或更高一級鑒定,鑒定通過的成果可作為人員年度考核、評聘職稱的重要依據。

3.建立開放實驗室和創新人才培養基地。為充分體現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培養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創新精神,各教學實驗室須建立開放工作製度。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開放工作可采用以下形式:

(1)完全開放製。完全開放的實驗室主要是量大麵廣的基礎實驗中心,各實驗室應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時間安排等方麵實行全麵開放。

(2)部分開放製。部分開放實驗室主要是專業實驗室,除完成實驗教學計劃外有選擇地接納學生進入實驗室做實驗。

各教學實驗室須將開放時間、開放內容、學生人數向學生公布。

有條件的實驗室,可為地區性或全國性大學生競賽組織專題培訓,同時,也可為培養具備某方麵的專長人才而開放,逐步形成地區或全國性的創新人才培養基地。

七、實驗教學質量的檢查與評估

1.各實驗室要對實驗教學情況經常進行檢查和考核,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對檢查考核要做書麵記錄,重要內容要存檔備案。

2.各學院主管實驗教學的負責人要掌握本學院實驗教學的總體情況,應采取多種方式開展實驗教學質量的檢查和評估工作,對一些重點實驗課程或學生反映意見較多的課程,應作現場抽查。

3.實驗教學評估。實驗教學評估是檢查實驗教學質量與效果的重要手段,是促進實驗教學改革和建設,提高教學質量,管理水平和實驗室綜合效益的有力措施。學院級評估應每兩年進行一次;校級評估每四年依照《蘭州理工大學實驗教學質量評估體係》進行一次。

4.實驗教學資料管理。實驗教學資料管理是實驗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各實驗室要按照《蘭州理工大學教學文件檔案管理辦法》的要求,按時將有關實驗教學資料歸檔。

蘭州理工大學實驗室向學生開放管理辦法

為促進實驗室進一步開放,充分利用實驗室資源,更好地發揮實驗室在能力培養方麵的特殊作用,著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優秀的工程複合型人才,結合學校實際,製定本辦法。

一、開放的原則要求

全校實驗室,無論是本科教學實驗室還是科研實驗室,都要向全校學生開放,不得封閉使用。實驗室不論條件如何,都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並克服困難,創造條件,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驗和技能學習的機會。開放的內容要著眼於學生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二、開放的形式內容

1.教學計劃內實驗教學,實驗室要公布開設的實驗項目、指導教師、實驗室教學計劃進程,盡可能提供充足的時段供學生選擇。

2.實驗室在保證完成計劃內實驗教學任務前提下,要開出一批綜合性實驗項目,讓學生自主選擇,在教師指導下完成實驗。要多開出一些給定實驗目的要求和實驗條件,由學生自行設計實驗方案並加以實現的設計性實驗,鼓勵學生創新。

3.學生做課程設計、畢業設計(論文),參加科技競賽、開展課外科技活動使用實驗室儀器設備時,實驗室要積極、熱情服務,提供條件和指導。

4.鼓勵教師用科研項目實驗吸收高年級學生進入實驗室,參與科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