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昌行選的店麵還不錯,在鴻福酒樓的隔壁,前後總共有八間店麵,幹淨寬暢,其中l四間蘇靈讓人著手先裝修,另外四間等麵館的事情步入正軌了,再裝修起來到時候開烤鴨店。
曾經,在現代蘇靈雖然是南方人,但是她特別愛吃麵食,尤其是北方的拉麵。因為愛吃所以她自個也曾研究過如何製作拉麵,還跟著一個來自北方的大嬸學過幾天。
如今,她的拉麵技術雖不能和蘭州拉麵相比較,但是她可以在湯料上下足功夫,到時麵的味道也絕對錯不了。況且在幽荷居時,她也做過很多次,饒是君錫運和衛少康這兩位百般挑剔的‘金嘴’都說好吃,誇讚說在衛君國是難得的美味,那尋常人更是不用說了,百分之百會喜歡的。
況且,拉麵的價格到時候可以按葷素不同來訂價,素麵便宜些,葷麵略貴些。這樣一來,再普通的人也有能力吃上一碗。價格便宜沒關係,可以薄利多銷,若是口碑好了,吃的人會越來越多,銀子自然也能賺到的。若是將來像鴻福酒樓一樣,在衛君國各地開上幾百家分店,一年也能賺個幾百萬兩銀子的。
就像鴻福酒樓一樣,隻要名聲打出去了,慕名而來的人會更多,雖然杭水鎮在衛君國來說隻是一個半大不大的鎮子,並不算太繁華,卻是南來北往的商客們必經之地,能在這裏打響名號,日後才能在別的地方發揚光大。
在店麵裝修的這幾天,韋昌行按照蘇靈的交待已經招來了十多名員工。
其中兩名廚師,麵館的廚師要做的事很簡單,每日主要負責和麵、拉麵、製湯。還有四名婆子,主要在後廚幫忙,負責洗菜洗碗和打雜。
外麵有八個店小二負責迎客送客,還有一位管事,是一位年約三十的婦人,識得幾個字,以前跟著夫君去北方也坐過小本生意,前年夫君生了一場大病不幸過世了,養活一家老小的重擔從些便落在了她的肩上,不但要養育一雙兒女,還要養活七旬的婆婆。
她本是在鴻福酒樓後廚幫工的,一次發工錢時,她幫著幾位不識字的婆子核算工錢,被韋昌行看到,也觀察留意了幾天,覺得她人還不錯就讓她來負責管理麵館的事情。
十日後,店麵裝修完畢,員工也培訓的差不多,這一日剛好是農曆十六,杭水鎮每月趕大集的日子, 鴻福麵館就在這一天開業了。
麵館的經營方式很獨特,按照現代的星期製度,每一日推出四種麵,兩葷兩素,一日一日的往下輪流著,七天之後再輪下一輪。
這樣的經營方式,既能保證原材料不會有剩餘,可以杜絕浪費,又能保證食客不會挑花眼,而且也可以日日吃到不同的麵。
因為古人沒有實行星期製度,蘇靈想了另外一個簡單的辦法,就是把每日要推出的四樣麵食,分別寫在七個橢圓形的大木牌上,從本月十六日開業這天起,一天一張牌就這樣依次往下輪流。
例如今兒是開業的第一天,推出的麵是:香菇雞絲麵,青菜肉絲雞蛋麵,野菜雞湯麵,木耳青菜湯麵。葷麵二十文一碗,素麵十文一碗, 隨著一陣鑼鼓喧天、鞭炮轟鳴聲,鴻福麵館正式開業了。
管事田氏一身大紅色喜慶衣裳,並著八個夥計站在店門前招呼著來來往往的客人。
因為開業第一天每一碗麵皆是半價出售,吸引了很多客人。
開業半個時辰後,店門前已經被圍得水泄不通。
蘇靈帶著李嬌卻是在後麵的廚房幫忙,麵是今兒天不亮用一定的麵粉、鹽和水配比好和起來的,此時己經發酵的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