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節中我們提到,當今世界全球性的貿易和經濟合作組織不斷湧現、擴大和發展,人們的社會經濟聯係日益緊密,由此推動經濟全球化浪潮不斷高漲,而且經濟全球化已經使市場全球化、生產要素配置全球化、企業全球化,當然作為生產要素的人力資源也必然麵臨國際化競爭。我國已經加人世貿組織,這將使我國更深入地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更廣泛地參與國際經濟競爭,也就是說,以後我國的人力資源也處於全球化競爭之中。我國要想在全球化的人才競爭中取勝,就必須要明確全球性人才競爭的特點、對我國人力資源的影響以及我國人力資源的不足,做到知己知彼,同時製定相應的措施應對人才的全球化競爭。
12.2.1 全球化人才競爭的特點
國際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是科學技術的競爭,但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是人才數量和質量的競爭。在自然資源愈益匱乏、高新技術日新月異的情況下,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突出地表現在人才、智力資源的開發和使用上,人才資源的開發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戰略製高點。人才已成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本,成為一種比資金更重要的資本。全球化人才的競爭愈演愈烈,並呈現出以下特點。
1.人才爭奪比物資資源的爭奪更加激烈和複雜
物資資源的爭奪更多的是依靠經濟力量,而人才是有多重複雜性的唯一活的資源,人才資源的爭奪不僅依靠經濟,而且更多依靠人才長遠的發展環境和成長製度,通過環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人才爭奪上,也不僅僅是簡單的招聘現期所需人才,更要通過長遠的人才規劃進行人才儲備。可以看到,跨國公司不僅直接花重金在人才市場上招聘人才,還通過獵頭公司挖掘人才,給予人才以優惠的條件、舒適的工作環境、先進的設備以及完善的後勤保障等,從而吸引人才為其服務。
2.高素質人才成為爭奪的關鍵
在經濟全球化、信息化及知識經濟和網絡經濟為核心的新經濟出現的曆史背景下,知識資本空前增值,對發達國家來說,欲在知識經濟時代積累更多的財富,沒有比獲取創造知識資本的人才更重要的事情了。現在國際上在論及法人治理結構時,已經不談所有者與經營者的兩權分離,而是講兩種資本即出資人的貨幣資本與運作貨幣資本的人力資本的關係,足見人才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已被提升到更為重要的地位。這裏的人力資本不是指一般的企業員工,而是指管理創新人才和科技創新人才,這兩種人才是企業發展的關鍵,是知識經濟中的主導資源,人力資源被提高到了與出資人同等重要的地位,高素質人才成為爭奪的關鍵。
3.發展中國家的人才成為爭奪的焦點
當前的全球化人才競爭,主要是發達國家在較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爭奪人才,美國和歐洲等發達國家經濟繁榮與大量移民和引進外籍勞工有直接關係,爭奪的國家和地區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東歐巴爾幹地區及墨西哥等,致使這些國家和地區的人才大量外流。美國前總統克林頓2001年5月給美國國會提出的一份人才引進計劃,將原來每年引進的人才數量從11.5萬人擴大到20萬人。美國移民小組2002年通過法案,撤銷外國科技人員在美工作的限製。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美國從世界各國吸納高級人才超過50萬人,美國矽穀20萬名工程技術人員中有6萬名是中國人,矽穀2000多家高科技企業中,40%的企業領導人是印度人。人才爭奪增強了發達國家的競爭力,削弱了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潛力。
12.2.2 全球化競爭對我國人力資源的影響全球化競爭對我國人力資源的影響既有積極的影響,又有消極的影響,具體來說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全球化競爭將有利於激發我國人才的潛能
國外優秀人才將與我們同台競爭,必將進一步喚醒國家、集體和個人的人才國際意識,激發國人的危機感和緊迫感,為人力資源開發提供更強大的精神動力和社會支持。由於一些體製和製度方麵的原因,許多優秀的人才因為缺乏必要的競爭,沒有成長舞台和用武之地,創造潛能遠遠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以後,我們的活動空間將會大大拓展,這將給各類人才施展才華提供一個難得的機會。良好的活動空間將充分釋放人才的潛能。如果能借機將我們的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一大批國際化經營人才必將脫穎而出。因此,全球化競爭有利於中國人走出去到世界各地做事,從而激發我國人才的潛能。
2.全球化競爭將加強國家之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我國人力資源結構調整通過相互合作與交流,可以為我國人力資源開發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能讓我們更直接地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開發經驗和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知識,加速人才素質的不斷提高;同時,通過相互合作與交流,使我國高素質的勞動者特別是專門人才,有了更自由、更多地參與國際競爭的機會,這將為他們施展才華、增長才幹提供更加廣闊的舞台;最後,中國企業有了更多廣泛參與國際分工和國際合作的機會,隨著這種交流與合作的深入,我國的經濟與世界經濟必將逐漸融為一體。按國際慣例和國際市場的需求,我們的產業結構以及產品結構都需要進行較大幅度的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調整必然導致就業結構的變化,就業結構的變化又必然引起人力資源結構的調整,產生連鎖反應。
3.全球化競爭將使人力資源在企業競爭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大小實力不同、股本結構各異的各類企業都將麵臨一個與以往完全不同的競爭性環境,在這種競爭性環境中,企業所具備的諸如雄厚資金、規模經濟、地方保護、行業壟斷等傳統競爭優勢都隻能是短暫的,隻有通過企業人力資源競爭力的實實在在的提高,才有可能取得獨創與速度方麵的持久優勢。由於外部的強大壓力和國內優勢企業的橫向推動力,將迫使很多企業把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和挖掘有用的人才提升到生死存亡的高度來認識。
4.全球化競爭將使我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複雜性增加,管理風險加大經濟全球化造成的企業經營環境的變化,使得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變得更加複雜。麵對複雜多變的經濟全球化環境,企業管理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如勞動關係的處理,因為各國勞動關係的曆史、背景、法律、管理體係等多方麵存在的差異,使勞動關係問題已成為跨國經營的一個重要而又敏感的問題。當管理人員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和行為不為員工所接受時,就有可能產生管理失敗的風險。
5.全球化競爭將使人才的爭奪日益激烈,我國人才流失也將更加嚴重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企業隻是一個整合知識的社會係統,換言之,企業隻是一個創造、傳播和運用知識的組織,知識是企業的戰略資源,知識構築了企業雄厚的發展基礎。企業擁有的創新知識成為企業不斷提高勞動生產率、連續提升並創造競爭優勢的源泉。作為知識和技能載體的人力資源,集合了企業所擁有的全部專門知識、技能和能力,是企業創造獨占性的異質知識和壟斷技術優勢的唯一基礎,人力資源日益凸顯的重要性誘發了對人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激烈的競爭。在現階段的中國企業,人才不僅僅是指有能力從事技術研發的人員,也指從事技術操作的熟練工人。
隨著國際競爭的日趨激烈,大批進入中國的外國公司、企業勢必與國內公司、企業爭奪本來就稀缺的各種資源。綜觀世界各國之間以經濟、科技、國防實力為主要內容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到底都是對人才的競爭。如果說以往的人才爭奪多數屬於個案的話,那麼加入WTO後的人才爭奪已變成“批量進行”,這勢必加劇我國的人才危機,使我國人才流失更加嚴重。
12.2.3 全球化競爭中我國人力資源的不足從上麵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知道,人才作為知識的創造者、承擔者、傳播者、使用者,已成為各國政府首先關注的對象。能否擁有大批高素質的創新人才,直接決定了一個國家在科技創新上的優勢和在國際競爭中的主動權。在這種國際化競爭的背景下,我國的人力資源究竟有哪些不足呢?
1.數量眾多,但人口素質不高,創新能力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