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選擇職業生涯管理模式
員工的職業生涯不僅受到個人才能、努力程度和機遇的影響,而且還受到員工所在組織的職業生涯管理模式的製約。SonnenIeld認為,可以從兩個角度對職業管理模式進行劃分,一是對外部勞動力市場的開放性,二是內部員工晉升競爭的激烈程度。按照上述兩個角度,可以將組織職業生涯管理模式劃分為四種類型,它們在員工進入組織、在內部發展以及在退出組織的環節上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
4.職業生涯管理過程
組織對員工的職業生涯管理一般包括職業通道管理、設立職業發展輔導人製度、能力開發、檢查評估和反饋修正等步驟。
(1)職業通道管理。是指根據組織業務、人員的實際情況等,建立若幹員工職業發展通道(即職業體係),包括管理、技術或營銷等,使具有不同能力素質、不同職業興趣的員工都可以找到適合的晉升路徑,避免所有人都擠在某一職業跑道上。組織應明確不同職係的晉升評估、管理辦法以及職係中不同級別與收入的對應關係,給予員工不斷晉升的機會。如IBM公司鼓勵員工向自己的潛能發出挑戰,給予每位員工發揮所長及潛能的機會,輔助以完善的內部晉升機會,使其實現自我價值。每一位。IBM員工都可能擁有兩條職業發展道路:一條是專業發展道路,如技術工程師、會計等,輔以多種教育培訓形式,使其在專業化道路上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另一條是管理道路,在管理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提升,最終發展成為一位合格的職業經理人。
(2)設立職業發展輔導人製度。員工職業生涯設計是針對每個員工而言的,組織可以設立職業發展輔導人製度,上級的直接主管或資深員工可以成為員工的職業輔導人。在職業生涯管理中,職業輔導人可起到的作用包括充當顧問、評價者、教練和指導者等。在職業生涯管理過程中,特別是在員工職業發展的早期階段,員工本人不能對其能力作出客觀的判斷,甚至不清楚自己真正的職業需求是什麼,這就需要職業輔導人幫助員工分析他們的職業需求。職業輔導人在新員工試用期結束後,應與該員工談話,有條件的可以使用測評工具對員工進行個人特長、技能評估和職業傾向調查,幫助新員工根據自己的情況,如職業興趣、資質、技能、個人背景等明確職業發展意向,設立未來職業目標,製定發展計劃表。很多員工在進行職業發展選擇時更多地受到他們以往的經曆和所處環境的影響,而缺乏對所期望職業或工作的真正理解,他們不清楚工作的任務與職責,不了解崗位所需的知識與能力要求,也缺乏組織中職位變動的信息。這就需要輔導人承擔起員工職業發展的顧問職責,為員工選擇職業目標,為職業發展途徑提供建議。
(3)能力開發。公司應結合員工職業發展目標,為員工提供能力開發的條件,能力開發的措施可以包括培訓、工作輪換等。越來越多的企業重視通過有效培訓提升員工的職業安全感和良好的就業能力,提高其適應多種工作和應對未來競爭的能力,變利用員工能力為開發員工潛能,在提升員工個人能力的同時,企業也得到發展。工作輪換對員工的職業生涯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工作輪換可以使員工在工作嚐試中了解自己的職業傾向和職業錨,從而可以更準確地認識、評價自己的優缺點,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可以使員工經受多方麵的鍛煉,拓寬視野,培養多方麵的技能,培養其跨專業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為未來的工作晉升奠定基礎;可以使工作豐富化、擴大化,從而降低員工由於工作單調、無挑戰性而對工作產生的厭倦感,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可以使員工熟悉企業各個工作環節或工作程序之間的聯係,並建立更為廣泛的人事關係,有利於職業計劃的調整和實現。
(4)檢查評估。人力資源部門要建立以職業發展為導向的考核製度_'並將職業生涯管理與員工績效管理、薪酬管理等人力資源管理活動結合起來,製定協調一致的人力資源政策,保證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真正有效地實施。公司應定期對職業生涯管理製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同時對員工能力、績效進行評估,確定能力開發成果,分析員工是否達到或超出目前所在崗位資格要求,以及距離下一步職業目標的差距,為下一步的發展提供依據。
(5)反饋修正。反饋修正是指階段性的檢查評估結束後,向員工反饋評估結果,根據評估結果,幫助員工分析存在的問題和差距,並提出改進措施或者建議調整未來發展目標和方向。
總之,職業生涯管理的最終目的是,通過幫助員工在組織內部發現職業發展的機會,激發其工作熱情和潛能,以期員工更好地服務於組織,為實現組織的經營目標而努力工作。員工的技能提升和進步,有賴於組織實施有效的職業生涯設計。
閱讀材料10-2
如何進行職業生涯規劃
許多職業谘詢機構和心理學專家進行職業谘詢和職業規劃時,常常采用的一種方法就是有關五個“WHAT”的歸零思考模式:從自己是誰開始,然後一路問下去:
1.What are you?
2.What do you want?
3.What can you do?
4.What can support you?
5.What can you be in the end?
回答了這五個問題,找到它們的最高共同點,你就有了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對於第一個問題“我是誰”,應該對自己進行一次深刻地反思,有一個比較清醒的認識,優點和缺點都應該一一列出來。
第二個問題“我想幹什麼”,是對自己職業發展的一個心理趨向的檢查。每個人在不同階段的興趣和目標並不完全一致,有時甚至是完全對立的。但隨著年齡和經曆的增長而逐漸固定,並最終鎖定自己的終生理想。
第三個問題“我能幹什麼”,則是對自己能力與潛力的全麵總結,一個人職業的定位最根本的還要歸結於他的能力,而其職業發展空間的大小則取決於自己的潛力。對於一個人潛力的了解應該從幾個方麵著手去認識,如對事的興趣、做事的韌力、臨事的判斷力以及知識結構是否全麵、是否及時更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