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員工培訓的內容、方式和方法(2 / 3)

3.在職脫產培訓(外派培訓)

外派培訓是借助於外部力量實施培訓的方式。由於組織本身教育水平的限製和對員工素質要求的提高,將員工送出去進行培訓已成為組織培訓員工的一種重要方式。我國外派教育培訓體係按教育機構來分可以分為三類:全日製大中專院校和成人高等院校、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門的教育培訓機構、社會力量辦學。一般來講,世界各國大多數公司都采用去高校進修的培訓形式,因為它可以讓員工擴大視野,了解其他公司生產經營的觀點及組織狀況,接觸到各種管理規劃和方案,獲得最新生產經營管理科學信息以及工作安排、人事管理風格等多種管理手段和專門技能。例如,美國作為最早開展員工培訓的國家,目前已形成遍布全國的外派教育機構,全國的大學都在不同程度上參與這一工作,每年有一半以上的工程師和專門技術人才在大學接受外派培訓。

外派培訓的實施首先應測試員工的能力與知識,了解員工的培訓意向,以之作為外派依據,再確定經費來源。如果是由企業指定人員外出培訓,那麼費用一般全部由企業承擔且帶薪受訓;如果員工自己申請外派受訓,經企業核查後準假受訓,費用一般由員工自己承擔而公司隻保證其基本工資。其次就是根據員工本身的特點和培訓目標來選擇學校進行培訓。

9.4.3 員工培訓的方法

在員工培訓的過程中,經常采用以下方法。

1.講演(1ecture)

講演是指對某一議題有深入研究的專家,經過充分準備後,以口頭闡述的方式,將該議題係統地講述給學員。講演法是最常見的方法,一般在培訓對象人數較多時較為適用,它要求培訓者能有效地組織材料並進行講授。在企業培訓中,可用來介紹企業的政策、製度。

講演法的優點是:易於安排整個講述程序;比單純的閱讀成效高;適合任何數量的聽眾。講演法的局限性在於:講演法往往是從教員到學員的單向信息溝通,學員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參與性不夠,不容易調動其積極性;由於教員要麵對大量學員,如果事先對學員情況不了解,很難使培訓有針對性;由於是單向溝通,學員的回饋有限,學習的成效並非很高;不適當的環境容易影響傾聽的效果。

因此,要更好地采用此法,講演一討論的形式對教員的要求也更高,不僅要求教員有此領域及相關領域的廣博知識,而且要善於控製住討論場麵,尤其在人數較多時,做到這一點需要較豐富的教學經驗。培訓教員事先要對受訓員工總體情況有所把握,講解時善用啟發式,並留出一些時間給學員提問題,這樣就從單純的講演法變成講演一討論的形式,使學員有更多的參與機會,可以更好地理解與掌握有關知識和概念。

2.示範(demonstration)

示範是指在學員麵前展示某種動作,解釋某種程序或技巧,以便學員能重複相同的動作或程序。示範的優點是:示範的程序比較具體,可重複進行,能“從做中學”,掌握快,見效快,正所謂“百聞不如一見”,其效果比單純的聽或讀要好得多。示範的局限性在於:學員人數不宜太多,常常需要特殊的環境加以配合,如場地、設備、材料、溫度、燈光等,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和金錢。

良好的示範應盡可能做好以下工作:準備好相關的材料與設備,場地的布置應使所有的學員都能看清楚細微的動作;事先說明示範的目的及希望達到的目標;間斷性地進行示範,使學員能夠獲得較完整的概念;示範時可配合適當的講解或其他媒體,使觀看的學員均能體會示範的內容與目標;示範後可根據學員的需要說明重點或回答學員的問題。

3.練習(exercise)

練習是指給學員提供一定的機會,嚐試或熟練掌握所學的,或業已生疏的知識和技能。練習主要適用於學員在學習完某種知識或技能之後,用此法來測試和增強學員的學習成效,並能給學員提供提高和熟練掌握有關知識和技能的機會。

練習的優點是:可提高學員的自我學習能力,有助於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能夠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練習的局限性是:事先需要良好的策劃與試驗,如果練習過程需要輔導或協助,學員人數就不宜太多。

有效的練習需要具備以下條件:有必要的場地、資料、設備、材料等;練習的項目應具有挑戰性並能兼顧學員的興趣。練習盡可能提供回饋,以便於學員及時適當地調整。

4.演練(drills)

演練就是指兩個以上的人經過簡短的排練之後,通過固定的對話,進行具有幽默感或諷刺意味的表演,以此來喚起學員對某種特殊議題的重視和興趣。演練主要適用於管理中出現的某種特殊情況。通過演練,從不同的角度對某一特殊問題進行描述,以此來塑造學員的語言或行為模式。

演練能吸引學員積極參與,還能製造學習高潮,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使學員具有置身其中的感覺。但是演練需要找到好的演員,還需要耗費相當的時間和精力進行籌劃與排練,所轉達的信息層麵較窄。

因此,要搞好演練,首先要準備好場地、舞台、服裝、基本道具等,使所有的學員都能清楚地看到表演;其次定好主題,撰寫好台詞,挑選好演員;第三要安排預演;第四要在演出前向觀眾說明主題;最後,演出後要進行討論與總結,分析演出的得失。

5.參觀【field trip/visit J參觀就是指針對某一特殊環境或事件,組織學員進行實地的考察和了解。參觀主要適用於某些無法或不易於在課堂上講述的議題。通過參觀幫助學員了解現實世界的一些真實情況,了解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

參觀能夠激發學員對實際問題的關注,可以加強學員與外界的聯係,學習氣氛較為輕鬆。參觀的局限性是:交通與食宿費用可能較高,計劃與安排行程可能相當費時,實際行程的安排不見得合乎學習目標,學員的實際參與程度可能較低,學習成效可能不高,易流於玩樂而忽略了學習。

要組織好參觀,事先要詳細計劃,聯係參觀的地點及有關人員,準備詳細的行程表、地圖、參觀地點簡介等書麵材料;出發前,應使學員了解參觀的目的及學習目標,以提高學習的興趣及成效;每一參觀行程結束後,進行簡短的討論以加強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