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請給我一首歌的時間(3 / 3)

我看見那些燦爛的、孤單的、寂寞的日子一點一點地爬上來,我看見那些熟悉的、陌生的、遙遠的麵孔不停地變幻著輪廓,閃耀在我的瞳孔裏。一絲哽咽忽然湧上心頭,眼前仿佛回放著過去那個純真而又無邪的年代。

既然已經分離,

在你年輕的心裏,

是否可以原諒我?

與美好有關的日子,或許永遠隻能在回憶裏去尋找。我記得過去的某一刻裏,畫麵是那麼鮮明,鮮明得仿佛觸手可及。於是我伸出手去,但剛一觸到那個畫麵,一碰就散了。於是我站起身子往前走,想走進那個畫麵裏去,但走到那個畫麵前,自己仿佛就被一層厚厚的透明的玻璃罩所隔離,無論如何也無法再往前行。

我硬生生地被阻擋在了畫麵之外。

我想做些什麼,卻什麼也做不了,隻能無助地佇立,看著眼前的畫麵。畫麵裏,有我有小小,還有許多熟悉的物事。不過,那是幾年前的時候。我們正坐在南京的一個書吧裏,她有孩子般純白的眼神,她一字一字的用明亮而略帶傷感的聲音給我念著一首詩,那是一首她自己寫的詩,她說:

下雨天,

我期待一把傘。

肚子餓,

我隻要一塊麵包。

天氣晴朗,

我會回報我的幸福微笑。

身邊的家人、朋友總是遞給我那麼多新鮮的希望呀,

能不能就一直告訴我自己:

現實中,原來這個小女子是那麼地重要。

遇到了溫暖,

記得要辛苦保存。

如果不能得到,

就要壓抑住悲傷感情呀。

像我們這樣看不到未來80年,

其實生活會更好,花樣美好。

看到這一刻,我再也忍不住,於是伸出雙臂去,用力想把眼前的畫麵抱住,把畫麵中的我和小小一起抱入懷裏。

有人忽地推了我一把,接著給了我一耳光。

我清醒了過來,發現自己正站在列車的車廂內,而自己懷中正抱著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大媽。老大媽滿臉憤怒地又甩了我一耳光,呸道:“流氓!”

車廂中其他的許多人都在用懷疑的眼神打量著我,有人不解,有人嗤笑。他們可能是實在不敢相信,我這麼一個年輕小夥子,為什麼會對一個五十多歲的老大媽感興趣。

他們不敢相信,我自己也不敢相信。於是我放開老大媽,對那個老大媽說了聲抱歉。

老大媽白了我一眼,抱著胸向著遠離我的方向挪了幾步,偏頭不再理會我。

我突然間覺得好孤獨,從沒感到這般孤獨過。我的孤獨,就像是自己被人囚禁在了一個漆黑而狹小的門縫裏。我可以看到門外的喧鬧,可以看見遠方有小孩子在快樂地玩耍嬉笑,但問題是我永遠不能和他們打招呼,也不能和他們說話;我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們的每一個人的表情,但他們卻不知道我的存在。我不能告訴他們我的孤獨。

下了地鐵,走出地鐵站,一步一步地走下台階。路邊有位陌生的過客叫住我,問我一號教學樓的去處。他臉色疲倦而興奮,他說他是電影學的旁聽生,在校園裏迷路了。

我給他指了路,然後繼續走向我要去的地方。在校園的遠方,我看見有一個女孩正站在白樺樹下抬頭向我凝望。平靜的樓宇間,突然吹過一縷微風,微風吹過白樺林,行走過她柔軟的肩膀,拂亂她額間的秀發,卷起地上的雜草,旋即向遠方吹去。那風細致入耳,時有又時無,掠過涼涼的肌膚,讓人悵然若失,恍若世界盡頭誰在最寂寞也最溫柔行走的聲音……

後記

《從小說到電影》——我想和自己的靈魂談一談

我的寫作之路,要從很早很早的時候說起。並不是因為作者寫得有多好,想炫耀些什麼,而是一路寫來就是十多年,挺艱難也挺辛苦的,我想有必要和自己的靈魂談一談。

從何時開始寫作的?寫過些什麼?

成都愛情故事《十月成都九月天》和《尋妖記》還有後續嗎?

《我的播音係女友》到底寫幾部?張了了婚後和白亮還有美麗動人的故事嗎?王月告訴過白亮些什麼?蘇小小失蹤了還會回來嗎?櫻花女孩的身份到底又有多神秘?

以上這些作品都拍成電影或電視劇了嗎?

這些問題一直是這麼多年來讀者私下詢問作者最多的,對於很多書友來說是個謎,對於作者自己本身來說也是個謎,因為基本一個故事寫到一半時,身邊太多的人和太多的事會影響到作者的思路和情緒。可以說幕後有太多真實卻又虛幻如同夢境的故事,無法訴諸於筆端詳盡加以描述。作者很確定地說,作者的這些作品基本被改拍成影視劇了。但改拍後,導演的再創作意圖特別明顯,作者特別想將來自己按照原人物原情節重新拍攝一次。這些都是後話吧。

作者小方從1990年念小學時便開始對寫作感興趣了,一則是父親曾是語文教師耳濡目染,二則是小方在南方小鎮讀小學三年級時一次作文受到老師的表揚,手寫稿被張貼到教室後麵黑板上去了,這對小方鼓勵挺大,不僅開始向老爸老媽索要零花錢買小說看,而且還結交了鎮裏許多的“特權”同學。記得有一位非常非常要好的男同學,父母親是鎮裏的幹部,他能幫作者從文化館弄到許多好看的書,甚至還帶小方免費去電影院看電影。可以說,這位同學能歌善舞,對小方童年藝術生活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至今我仍然能記得他的名字。他叫張冬,人生得很白淨,像個女孩,而且有個非常漂亮可愛的妹妹,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小學畢業考試我們以全校並列第一名的成績升入初中,但初中報道時,他卻沒有來,因為他暑期在湖中遊泳時溺水了。這讓作者傷心難過了好多年,經常夢中回憶起我們曾經在一起玩耍的日子,可惜再也聯係不上了。因為天堂裏沒有電話,也不能寫信和郵寄明信片。

失去了這位朋友,我幾乎失去了一個可以繼續影響我美術、音樂課以及免費帶我去看電影的好朋友了。因為他的逝去,他的家庭發生了很大變故,我們父輩間的交流也逐漸少了。有關他的故事,我以另一種形式寫進了《我的播音係女友》一書中:車禍中我那逝去的姐姐。

初中畢業進入高中後,作者遇到了許多才華橫溢的老師和同學,至今仍保持著聯係。也就是從高中開始,作者開始大量閱讀世界經典名著並在老師的要求下保持了寫周記的習慣,記錄自己的生活和讀書感悟。記得一次在書店裏,偶然翻到了兩本書叫《王二風流史》和《美人贈我蒙汗藥》,王小波和王朔的。這兩本書對我的寫作風格產生了很大影響,從那時候起我便開始向往北京,因為覺得那是一個很有趣的地方,原來罵人可以寫成書還可以拿去賣錢啊,這和作者從小受到的南方含蓄內斂、溫順禮貌的家庭教育是兩回事。

那時起我也開始立誌考北京大學,可惜因為太多精力放在寫作和暗戀一個同桌女孩身上,高考我回避了這位女孩,選擇離開湖北武漢去了四川成都,並完成了成都愛情故事《十月成都九月天》這部長篇小說,大三時也就是2004年給這位女孩看了,她說書中女主角怎麼和她一個名字?我說對呀。然後她主動詢問我是不是喜歡她,我說對呀。她說可惜太遠了,要是早點表白就好了。後來我曾經萌生過休學重新高考,去武漢大學找她的打算,可惜這隻是一個打算,直到工作在南北兩地,太難遇見,以及她結婚生子,我才後悔不已。但我沒有選擇,生活並不是電影,可以隨意改變結局,因為生活更艱難。

至於北京大學,我想大家知道怎麼回事,我壓根就沒考上,在湖北分數要求太高了。2009年在中國傳媒大學讀電影導演學時,教授袁慶豐說我的風格很像1924年北大的學生,我心裏得到了些許滿足。後來,遊飛教授說我像周星馳,我說好吧,因為我太喜歡看他的電影了。

2001至2008年,寫完三部長篇小說後,我去中國傳媒大學導演係讀研進修,跟導師潘樺教授學當導演,在同學的幫助下拍過許多隻敢私下給人觀看的電影短片,並萌生了將小說改編成電影、電視劇的想法,可惜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我的夢想被別人實現了。畢業後,偶然一次機會,丁丁從中牽線搭橋,作者與攝影導演王凱和演員、導演荊傑接觸,還有化妝師多多,並達成了拍電影的協議。當初汪東城遠在台灣,作者並不了解汪東城,隻能通過網絡、微博進行關注,並聽他的歌和觀賞他的影片而提些簡單的建議,所以汪東城的形象交由造型師吧。但和導演聊到女主角時,作者一直堅持邀請最漂亮的女明星來出演,因為要保障製作費和劇組成員的薪酬,他們都是圈內頂級的人才,所以隻能犧牲片酬這一塊了。為了吸引到戚薇,我們為她設計了最美的衣服和民國女學生的發型,最終邀請成功。在其它的付出上,劇組工作人員均設計了合理的方案,由上海新文化凱弈影視、上海豪穎影視和南通千尋文化聯合出品,在江蘇南通大學開機,電影《我的播音係女友》便誕生了!

至於電影紀念版《我的播音係女友》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小說呢?書友、觀眾曾問起這部小說,我鼓足了勇氣說:好吧!在最美的小說裏,這部小說是最懷舊的。在最懷舊的小說裏,這部小說是最美的。

謝謝這麼多年來一直在精神上支持鼓勵作者的書友和讀者們,作者在這裏致謝的同時也明確地回複大家,小方的小說還會繼續寫下去,而且電影、電視劇也會繼續拍下去。

作者

方世傑

致謝

2014年3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