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從危機中尋找商機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每一次危機既包含了導致失敗的根源,同時又蘊藏成功的種子。危機管理做得好,往往可以使危機變為商機,通過負責、有效的危機管理,公眾將會對企業有更深的了解,更大的認同,優秀的企業及企業家形象也因此脫穎而出。因此,在危機麵前,發現、培育,進而收獲潛在的成功機會,就是危機管理的精髓;而錯誤地估計形勢,並令事態進一步惡化,則是不良危機管理的典型特征。越是在危機時刻,越能昭示出一個優秀企業的整體素質和綜合實力。
3.利用危機所產生的壓力激發員工士氣
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遭遇困境的時刻,也正是發揮最大潛能的時刻。因此,即使遭遇到了最艱難的處境,也不要沮喪,而應拿出超乎平常的鬥誌,衝破難關。在這個時候,員工的士氣會空前高漲,因此解決危機的過程也是和員工患難與共的過程,如果處理得好,在危機過去後,公司的整體生命力和創造力將會得到空前的提升。
4.培養員工危機意識
公司營運興盛,員工就容易忘乎所以,因此要經常給員工敲敲警鍾,樹立危機意識,要居安思危,隻有這樣企業才會有更大的發展,才會不斷創新。
5.采用積極的策略管理危機
如果企業不幸遭遇了危機,如何處理呢?危機管理有以下五條行之有效的策略:
(1)危機管理者對危機情景要防患於未然,並將危機影響最小化。
(2)危機管理者要未雨綢繆,在危機發生前就做出響應和恢複計劃。對員工進行危機管理培訓,並為組織做好準備以預防未來可能出現的危機及衝突。
(3)在危機情景出現時,危機管理者需要及時出擊,在盡可能短的時限內遏止危機蔓延。
(4)當危機威脅進逼,衝擊在即,危機管理者需要麵麵俱到,不能小視任何方麵。這就意味著此時要運用與危機初期不盡相同的資源、人力和管理方法。
(5)危機過後,管理者需要對恢複和重建進行管理,這也意味著此時運用的資源、人力和管理方法與危機初期和中期又有所不同。
危機並不都是有害無利的,問題的關鍵是以怎樣的態度去麵對危機,如果處理得當,危機所帶來的壓力將促進企業的成長。
操作要點
合理運用危機壓力的方法:
尋求更多資源和信息。
從危機中尋找商機。
利用危機所產生的壓力激發員工士氣。
培養員工危機意識。
采用積極的策略管理危機。
日本著名的桑得利酒廠,在威士忌酒非常賺錢的時候,另外又推出了啤酒。該公司的董事長佐治,在公司運營得非常順利時,時刻牢記危機意識,為防患於危機而不斷推出新產品。
就在桑得利酒廠推出啤酒之前,日本的釀酒業界被稱為是“三K時代”,表示當時的釀酒業由三家“K”字開頭的公司獨占市場,這“三K”在當時是風光無限,就連這些公司的員工,也是精神飽滿,信心百倍。
佐治看到當時的情況,敏銳地從別的公司身上感到了危機意識。當時他剛任董事長不久,即表現出非凡的魄力,他決心讓習慣安逸的員工打起精神,不能安於現狀,於是決心發明新口味啤酒並推向市場,結果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