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成長階段——形成、動蕩、規範——是任何一個團隊生命曆程中不可缺少的過程。忽略這些過程常常導致團隊過早地夭折,團隊建議不得不重新從頭開始。
沒有一個像在臨時家庭中一樣一起成長的機會,團隊就不會形成一個互相信任的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大家各司其職,而且任何人都會盡忠職守。
所以,工作的絕佳環境就是處於一個好的團隊中——讓人興奮、富於刺激、充滿支持和成功。
不要孤立每一個團隊成員
許多員工習慣於以自己個人的努力程度作為上級管理和評估的依據。即便他們被告知自己是團隊的一員,也還是放不下對自己工作表現的關心。這時,領導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這些員工把注意力從個人的工作表現轉移到團隊的工作表現上來。如果領導不做這個工作,依舊讓員工們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個人表現上,就難以在他們中間建立起一個高效的團隊。
優先考慮團隊的業績,而不是個人的成績。當然,個人的成績也不能忽視。但是團隊的表現更為重要,因為如果團隊沒能取得成功,個人表現再好也於事無補。因此,要關注團隊的整體表現,關注每個成員為團隊的整體表現作出了哪些貢獻。這就需要在團隊整體中體現這個原則。
1.讓團隊來糾正個人的工作表現
在過去,領導總是把糾正員工的工作表現作為自己的任務之一。團隊如果能夠真正建立起來的話,這種情況就會改變。高效的團隊在糾正、提高成員工作表現方麵的作用,要比大多數領導強得多。因為一位差勁的員工可能會時刻感受到來自其他團隊成員的壓力。
2.不要獎勵無助於團隊成功的個人表現
團隊裏會有傑出人物,但他們不同於傳統工作群體中常見的傑出人物。團隊中的傑出人物是那些幫助團隊實現整體目標的個人。隻要有足夠的時間,幾乎每個團隊成員都能成為傑出人物——他們在特定的時間點上都會為團隊的工作做出特別重要的貢獻。所以,如果有人做出了什麼貢獻的話,不要把他單列出來。因為如果團隊成員相信某人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貢獻,他們就會承認這個現實。由他們去處理這些事情吧!
3.把團隊的表現作為評估個人表現的主要因素
個人表現評估其實並不能與高效的團隊表現相提並論,但大部分團隊都要對個人進行評估,至少在開始的時候是這樣。但是要保證,至少把個人作為團隊成員的表現——合作的意願,以及將團隊的目標置於自己的目標之上的精神作為最重要的因素來考慮。
員工作為一個個體的高效工作表現,與作為一個高效團隊的一名成員的工作表現,兩者之間有時候會產生矛盾。團隊剛開始培養凝聚力時,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問題。
然而,當團隊開始從一個工作小組向一個真正的團隊轉變時,太多的“集體思想”並沒有產生真正阻礙,相反團隊要懂得怎樣才能做到名副其實,怎樣才能讓每個成員扮演的角色都有意義,同時又使每個人都全身心地為實現團隊的目標而努力。
在這一過程中,作為領導,你應該扮演一個關鍵角色。高效的團隊需要成員之間的密切聯係與合作精神,你對此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把這一理解更好地傳達給團隊的成員。這在團隊形成的初期尤其重要。
讓團隊來做“好人”
總是讓團隊來做“好人”,這應當成為團隊管理過程中的一條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