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以對付的行為之一就是對立。對領導而言,這是時常會碰到的事情,有些員工常常會情緒激動,甚至氣急敗壞。對此,你要能沉住氣。最重要的是要理解員工,你需要用事實來說話,但要注意方式。比如你可以先讓員工發泄不滿情緒,然後再向他說明道理,引導他改正。
詢問員工需要你能為他提供的幫助。你也許不願意問員工這個問題,因為:
(1)這問題有危險。
(2)你覺得結果會很糟。
(3)你認為應該是員工,而不是你來提出這個問題。
但是你應該問這個問題,因為:
(1)員工聽了高興。
(2)員工會告訴你關於你當領導的問題。
(3)你會得知大夥兒談論的內容。
(4)你將得出正確的看法。
(5)也許可以使員工提升工作業績。
(6)將有利於你和員工統一行動。
在對員工進行業績評估時,你應該完成這樣一個任務,那就是當員工需要做出決定時,你應該根據自己的經驗給他們提出一些建議,讓他們能夠有所選擇。對有些工作,員工也許缺乏經驗,此時你更應該提供幫助。
要讓員工歡迎你與他麵談
隻作考評而不將結果反饋給被評估者,考評就失去了激勵、獎懲和培訓等特有功能。反饋的主要方式就是績效麵談,因為隻有通過績效麵談,才可能讓被評估者了解自身績效,強化優勢,改進不足,同時亦將單位的期望、目標和價值觀一起傳遞,形成價值創造的傳導和放大。
績效麵談往往成了領導和員工都頗為頭疼的一件事。由於績效麵談主要是上級考評下級在績效上的缺陷,而麵談結果又與隨後的績效獎金、等級評定有聯係,一旦要麵對麵地探討如此敏感和令人尷尬的問題,會造成雙方關係緊張乃至人際衝突。正因為如此,績效麵談是比較困難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考核標準本身比較模糊,麵談中容易起爭執。一些單位采用一張考核表考核所有的員工,沒有根據工作的具體特點有針對性地考核,評判標準彈性較大。這樣往往導致上下級對考評標準和結果認知上存在偏差,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若爭執嚴重甚至可能形成對峙和僵局。麵談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而給雙方今後的工作帶來麻煩,結果還不如不談。
(2)員工抵製麵談,認為績效考核是走形式,是為了製造人員之間的差距,變相扣工資,並懼怕因吐露實情而遭到上級的報複和懲罰。因此,麵談過程中經常出現的情況是:要麼員工對績效考核發牢騷,誇大自己的優勢,弱化自己的不足;要麼是保持沉默,領導說什麼就是什麼。這樣雖經過麵談,領導對下屬的問題和想法還是不了解。
(3)麵談時一些領導要麼喜歡扮演審判官的角色,傾向於批評下屬的不足;要麼包辦談話,下屬隻是聽眾的角色。這樣造成員工對麵談發怵,績效麵談往往也就演變成了批評會、批鬥會,成了員工的鬼門關,員工懾於領導的權力,口服心不服。
(4)有的領導老好人傾向嚴重,怕得罪人。結果是績效評分非常寬鬆,每個人的分數都很高,績效麵談成了大家都好的走過場,讓下屬感覺麵談沒有實際作用。
(5)領導心胸狹窄,處事不公,以個人好惡作為評判標準。優秀的員工往往不拘小節,而一些領導拚命揪其“小辮子”不放,致使員工愈發抵觸績效評估,雙方矛盾重重。
(6)麵談時籠統地就事論事,沒有提出針對性的改進意見。讓員工感到工作照舊,自己仍不清楚今後努力的方向,感覺麵談無用,甚至是“浪費時間”。
麵談起爭執或員工抵製麵談,與績效製度設計不完善有直接關係;而麵談沒有發揮應有作用或變成“批鬥會”,則與領導缺乏麵談技巧有關。多種因素相互影響牽連,導致麵談不能成功。因此,隻有從製度和技術層麵同時入手,雙管齊下,才能有效解決績效麵談中存在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