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附錄:女巫解釋(1)(1 / 3)

1.所謂女巫

所謂女巫,我一直沒想好該怎麼解釋。好多朋友問過我,你這女巫是什麼意思啊?這是我從2001年開始寫作以女巫為題材的小說時常要碰到的問題。我也煞有介事地給出過一些定義,但朋友們都搖頭,不滿意,說與其這樣,還不如不解釋。我其實也沒什麼好解釋的,隻是迫不得已。後來我就想,解釋不清的事情,就老實地說說情況也好。

這係列小說的開篇是《第一次遇見一個是女巫的女孩》。其實,說是第一次並不十分確切。因為像這樣的女孩,我在之前寫的小說中已經多次遭遇了。隻不過,是從寫這一篇開始,才一下明確了,哦,這樣的女孩其實就是女巫。

女人天生就應該是小說的主角。我自來有這樣的觀點,這也導致了我一開始寫小說,幾乎每一篇的主角都是女性。我實在是一個女性崇拜者。這樣的崇拜使我非把我的女主人公們寫到女巫的位置上去不可。

我當然已經記不得,是如何萌動出寫作“女巫係列”的念頭的。總應該有個什麼偶然的觸動吧?就像人們常說的靈感什麼的。但確實想不起來了。不過我發現,自從我的“女巫係列”一篇一篇地出來之後,身邊(或者叫做生活中)的女巫突然多了起來。她們在長相上其實也很普通平常,無非是漂亮一點,或者不漂亮一點。但是,你隻要稍微的多有那麼一點接觸,就會發現她們的異常之處,怪怪的,真的是與眾不同。以前似乎也懵懵懂懂地有過這樣的感覺,嗬嗬,這女孩(或女人)有點怪。但是,卻並沒明確地往女巫上麵去想。自然,也就不覺得生活中還有什麼女巫不女巫。到有了《第一次遇見一個是女巫的女孩》起,一下子那樣去想了,似乎就打開了某種眼界,於是女巫比比皆是,倒也把我自己嚇了一跳。有朋友認為我寫女巫寫得很順,其實就是這個原因。我不愁沒寫的。甚至有這樣的情況,一個朋友見了我就責問,喂,某某某你怎麼不寫呢?她很女巫的啊,真正的女巫。朋友說的那個某某某,我也是認識的,她不僅打扮得像個女巫,還真的會一些看相算命的花招,也時常自稱是一個女巫。但我不打算寫她。為什麼?所謂女巫,其實是女人中的潛伏者。就好比間諜。你見過一個間諜逢人便說“我是間諜”的嗎?

2.成都是女巫多發城市之理由所在

很久很久以前,成都是一片沼澤。傳說一種叫“魚鳧”的鳥(或禽)是這裏最早的先民。然後是治水,治完水建都城,這些事情大約都發生在夏、商時代,距今約兩三千年(根據新的考古資料,時間可能還要推前)。沼澤沒有了,但氣候一如既往的濕潤,一年四季,日照並不充裕。雨水還是很多。尤其西南邊一個叫雅安的小城市,號稱雨城,也是出美女的地方。因此,出現在成都的女巫,也難說不是從雅安潛入的。至少是十有八九。

我是公元一千九百九十二年的五月定居成都的。一晃已經十年。這十年當中,我主要居住在城南。前五年是棕樹村一帶,後五年在神仙樹一帶。神仙樹在南偏西一點。我居住的這一帶很少出現女巫,這是實情。至少,不是女巫的原發地。我說的原發地,指的是女巫的生長地。女巫應該是有生長地的。城南是新城區。不是說新城區就不滋生女巫,而是因為曆史不夠深遠,缺少某種生長的氛圍(就是通常說的積澱不夠)。而城西(就是我們通常說的西門)就不一樣了,是老城區(也是通常說的具有傳統文化的底蘊)。說實話,我經常夢見的一片沼澤,就是在城西的那個方位。也就是說,成都作為一個女巫的多發城市,主要就是城西那一塊。想想,我寫女巫,不住城西,而住城南,這也是有理由的。這在創作上叫做“間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