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競爭中的商家經濟學(1)(3 / 3)

試想,如果國家美術館收門票,前來參觀的人肯定會少很多,樓下買仿製品和工藝品的人也將隨之減少,售出的商品也會減少,樓下的鋪位對外出租的價格就會降低。如此一來,門票收入可能還不及鋪位對外租金的減少。所以,雖然從表麵上看,國家美術館沒有收門票,是賠錢的買賣,其實暗地裏他們早已通過高額的鋪位租金費把比門票更多的錢賺到了口袋裏。

如此看來,作為一個消費者、一個經濟人,不能隻片麵地追求利益最大化,麵對商家免費午餐的誘惑,我們應該清醒地提醒自己“天底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精明的商家是不會讓你輕易揀便宜的。

發放優惠券不是為了擴大銷售量

麥當勞經常以某種形式發放優惠券,例如,在麥當勞的網站上發放,顧客隻要打印這張優惠券,就可以憑券到麥當勞以優惠價格享受某種套餐。或者把優惠券夾在麥當勞的宣傳報紙裏,顧客隻要看這張報紙就會得到優惠券,甚至在路邊也可以獲得免費發放的優惠券。

事實上,不僅僅是麥當勞,我們會看到很多類似的情景,如超級市場裏,顧客出示會員卡或積分券,就能買到便宜貨;提前半年通過旅行社預定的機票價格,與即買即走的機票價格相比,可以相差好幾倍;日本汽車遠銷到美國,竟然比在日本本土的售價還要低廉;餐廳裏同樣的一頓飯菜,如果客人是最近一個星期曾經光顧過的,就可以打個八折;兩個學生即使成績相當,貧窮學生卻可以得到助學金,實際上是繳交了較低的學費……

同樣的產品、同樣的服務,針對不同的顧客,價格大不一樣,這種現象無處不在。經濟學稱這種現象為“價格歧視”。在這裏,“價格歧視”中的“歧視”是一個中性詞,它的含義是“差別”,所以“價格歧視”又稱“價格差別”。

我們先來想一想,麥當勞為什麼要發放優惠券呢? 

一種容易想到的解釋是:吸引更多的顧客,擴大銷售量。但如果是這樣的目的,那麼為什麼不直接降價呢?可見,這個解釋不對。

正確的解釋是:麥當勞想借此進行“價格歧視”。

一般說來,價格歧視是指企業在銷售同一種商品時,對不同消費者索取不同的價格,或根據消費者購買數量的不同索取不同的價格。企業之所以能進行“價格歧視”是由於壟斷,而壟斷權力則是通過“價格歧視”來實施。所以說,擁有壟斷地位是企業實行“價格歧視”的前提,而賺取最多利潤的利益驅動則是企業實行“價格歧視”的根本原因。

價格歧視是圍繞價格在做文章,那麼產品如何定價?有何基本原則?

從市場需求來看,價格越高,需求量就越小;價格越低,需求量就越大,這是所有市場需求都遵循的規律。有所不同的是,不同的顧客對不同的產品價格具有不同的敏感程度。有時候,價格稍微下降,需求量就顯著上升;但另外一些時候,價格即使出現很大的下跌,需求量也無太大變動,甚至保持原狀。例如,人們對衣服尤其是品牌衣服的價格十分敏感,隻要一打折,購買的人就會蜂擁而至;而人們對鹽的價格不敏感,哪怕價格漲一倍,需求量也不會發生什麼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