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成功女性更易離婚還有其他原因。倫敦一家律師行的家庭律師古裏特說:“同20至30年前比較,離婚法例的詮釋對婦女更有利,因此她們更有信心可以擺脫一段婚姻。”
越來越多的人同居了
小美本科畢業後來到北京一家公司做銷售助理,工作壓力對她來說並不是問題,最讓她難以忍受的是寂寞。家人、朋友都不在身邊,平時受了委屈,小美沒有傾訴的對象。尤其是節假日,一個人待在空蕩蕩的寢室裏特孤獨。
一年後小美認識了現在的男朋友,沒多久就搬到一起住,“我想我們同居並不是源於愛,而是我們彼此需要,累了有個肩膀靠靠,煩了有人傾訴。在北京,我們都太孤單了。”每次下班回家,遠遠看到“家”裏的燈光亮著,小美的心裏特別暖和。
越來越多的現代人同居了,而且他們不急於結婚,或者近期並沒有結婚的打算。這是現代人的一種明智選擇嗎?選擇的背後有什麼奧秘嗎?
對大多數人而言,婚姻的機會成本非常高,愛情這種純粹精神的東西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越來越受到物質的衝擊。而且現在的生存條件和生活環境越來越嚴峻,購買房產要按揭貸款,畢業之後的去向也是一個未知數,而且現在一對夫妻隻有一個孩子……結婚帶給人們的難題越來越多,而外部世界的誘惑也越來越多,人們在生活中麵臨的變數越來越大,生活壓力越來越大。
在這種情況下,人們選擇了一種折中的辦法——同居。兩個人可以享受婚姻生活帶給人們的一切樂趣和好處,但是沒有一紙結婚證書的約束,人們麵臨選擇的時候更靈活,不必承擔婚姻的後果,機會成本小,也沒有更多的沉沒成本。
具體談到現代人為何選擇同居,我們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
其一,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隻身到大城市闖蕩,工作生活的壓力很大,在沒有父母的陪伴,同時也沒有父母束縛的情況下,某些人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同居這種生活方式,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的。
其二,人們對未來生活缺乏理性規劃。市場經濟下,人們的流動性比較大,工作不穩定,企業絕大部分實施的是全員聘任製;居住地不再是終生不變的了;人們對未來經濟收入的預期也不明朗。這些因素使人們對結婚充滿了一種恐懼感。這種背景下,過早結婚反而成了彼此的拖累。
其三,同居生活的流行,還在於現代女性觀念的解放。“吃虧的總是女孩”的觀點已有些過時,對經濟獨立的女性而言,她們不再需要通過婚姻這個長期的契約來捆綁住彼此的自由,不需要彼此為對方承擔責任。雙方沒有長期的正規的契約關係,可以說隻是一種合作的“意向”,雙方都更靈活。更多的女性認為,性是雙方的需要、彼此的滿足,不存在誰吃虧。
其四,男女結識成本低。人們的結識的途徑和方式越來越多、越來越容易,這也是現代男女喜歡采用同居這種生活方式的一個原因。因為在一起容易,彼此也就不夠珍惜,分開也容易。這種條件下,雙方最合適的選擇就是同居。
其五,男女經濟地位的變化也是同居現象增多的關鍵因素。現代女性經濟增強,同時也使得男性經濟的成熟推遲和滯後,男女經濟狀況和地位的變遷,增加了過早結婚的不確定性。同居成為彌補婚姻不確定性的潤滑劑。
最後,社會的進步,使得傳統的生兒育女、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等觀念在現代人的頭腦裏日益淡化,這些已經不是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目的,男人和女人在一起的目的是追求快樂、愉悅。沒有了孩子的拖累,兩個人不需要承諾,處得好就在一起,處不好就分手。還有,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經濟條件的變化必然要影響到人們思想意識的變化,人們對同居現象也越來越寬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