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統領三軍(3 / 3)

又轉向李子儀問道:“不知少帥有何良策?”

聽他的語氣顯然不看好李子儀,其實不止他一位,在座的每一位都心裏不服氣,不知此子有何本事,竟來統領三軍。

哥舒翰道:“我軍前線傷亡慘重,傷員三萬多人,還有一些新調來不久的新兵老員,剩下有戰鬥力的不過五萬人,加上少帥帶來的兵力,一共不多十三萬人,如何退敵,末將也想聽一下少帥的高見?”

將領們議論紛紛,因為屢戰屢敗的戰事使唐軍早已心浮氣躁,而這次援軍兵力不多,總兵力依然不足敵軍之數,主帥又是一個未經世麵、毫無作戰經驗的少年,此仗不用打也知必敗無疑。

正當帥帳內一片紊亂之際,李子儀拔劍擲出,寶劍飛向帳內的大柱子,李子儀出指點化,飛龍劍順指而動,刻下了幾個篆字後,飛回劍鞘。

這一手技驚四座,在座的所有將領都安靜起來,如此劍法世間少有,隻看柱上熠熠閃著八個大字‘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李子儀嚴肅道:“博古論今,戰場上勝利的關鍵不外乎這八個字,如今聯軍士氣如虹,連戰連捷,雖霸氣十足,但難免心驕氣傲,如我軍誘敵深入,以逸待勞攻其不備,避其正麵交鋒,消滅敵軍分路,聯軍自可不攻自破。”

在座的將領們目瞪口呆,顯然被這漂亮的一手所折服,都默不作聲,聽著年未滿十六歲少年的精辟闊論、奇謀妙計。

李子儀知道他們被自己震住,不由心中好笑,但表麵依然嚴肅冷俊,充滿了做事認真的態度,趁熱打鐵道。

“首先,軍無二帥,既然皇上命我為主帥全麵指揮,定有皇上的聖明之處,所以私下我可以換各位一聲前輩,一聲兄長,但在軍事指揮上一切聽我調動,如有二心者,軍法處置,決不容情。

其次,知己知彼,百戰百勝,命探子營仔細觀察敵方的一舉一動,如有異動,立即回報。

現在我們來研究下一部的作戰部署,由哥將軍講解一下當前的敵我兵力分布情況和地理形勢。”

接著哥舒翰在軍事地圖上逐個講解各部分敵軍和唐軍的所在地和後方情況,地勢,山形,河流,樹林都不放過,盡可能地為主帥提供更多的信息。

李子儀首次投身於戰場,聽得頭都大了,勉強懂個大概,也深知敵軍的驍勇善戰,並非有勇無謀,軍事部署,行軍作戰很有見地,致使唐軍在各個方麵都受製於人,連招敗績。

特別是回迄軍隊,每次進攻都出乎意料,陣法奇特,用兵如神,可知提供計謀的軍師的確是非常厲害之人。

李子儀暗自運氣,調和血脈,以保持頭腦冷靜,問道:“回迄軍中統帥和軍師為何人?”

哥舒翰回答道:“統帥是回迄可汗,不過現在已坐鎮後方,把指揮權交給他的長子藥葛羅,此人豪氣十足,但並非足智多謀,隻是他的妹妹好象年不過十六歲,與少將軍年齡相若,這女娃計謀過人,心狠手辣到是不容易對付!”

“非常之人當用非常之法,以計還計,若她果真如此機智過人。我倒不愁她不中計。牛將軍!”

“末將在。”

“你率輕兵三萬,趁夜黑後退離軍營三十裏處,安營紮寨,布置好防禦工事,迎接大軍全線撤退!”

“什麼?撤退!這樣會影響軍隊士氣,少將軍隻能衝萬萬不能撤啊。”牛仙客震驚道。

不要說他,在座的每一位都很驚訝,怎麼援軍剛到還沒打就要撤?

李子儀鎮靜道:“我就是讓敵人知道我年少無知故犯此錯誤,以使他們掉以輕心,我們反多的一分勝算。這叫欲擒故縱,撲朔迷離。

所謂兵不厭炸,今晚牛將軍出發一個時辰後,副將季廣琛率領傷員,新卒老兵撤退,但要神不知,鬼不覺退而不亂,退而不損。剩下騎兵五萬,步兵五萬,可以和突厥戰上一場,以奇兵突襲,敵弱則窮追猛打,敵強則迂回撤走,借此先搓敵人銳氣,致使敵人心浮氣躁,也就是我用計之時,戎荻生性凶暴,貪得無厭,若有甜處必會得意忘行,不愁他們不中圈套,這叫欲將取之,必固與之。”

眾將看這少年信心十足,不由放下一半心石,又聽到可以力搓敵人銳氣,個個磨拳擦掌,準備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