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規模0.0920.0810.076
行業類型0.0820.0640.052
所在區域
模型F21.21013.15223.160
0.4520.4060.496
調整的
0.4360.3820.475
p<0.05;p<0.01;p<0.001
為觀察跨職能信息分享與產品創新程度的互動效果,將跨職能信息分享以平均數區分為高跨職能信息分享與低跨職能信息分享兩類,將產品創新程度以平均數區分為高產品創新程度與低產品創新程度兩類,將跨職能信息分享與產品創新程度合並觀察,則可進一步區分為高跨職能信息分享/高產品創新程度、高跨職能信息分享/低產品創新程度、低跨職能信息分享/高產品創新程度、低跨職能信息分享/低產品創新程度等四類。跨職能信息分享與產品創新程度的互動效果如表7.9與圖7.1所示,在低產品創新程度情況下,高跨職能信息分享要比低跨職能信息分享有較高的新產品開發績效;在高產品創新程度的情況下跨職能信息分享要比低跨職能信息分享有較高的新產品開發績效。高產品創新程度下高、低跨職能信息分享的新產品開發績效的差異,要比於低產品創新程度情況下兩者的差異高。在低產品創新程度情況下,從低跨職能信息分享到高跨職能信息分享時,新產品開發績效提升的幅度較小;反之,在高產品創新程度情況下,從低跨職能信息分享到高跨職能信息分享時新產品開發績效提升的幅度較大。因此,產品創新程度對跨職能信息分享與新產品開發績效關係具有正向調節作用。
按跨職能信息分享與產品創新程度分類的新產品開發績效差異
1234
低跨職能信
息分享/低產品創新程度
(n=40)低跨職能信
息分享/高產品創新程度
(n=60)高跨職能信
息分享/低產品創新程度
(n=68)高跨職能信息分享/高產品創新程度
(n=38)
F值
新產品
開發績效
4.456
4.813
4.592
5.546
15.413
p<0.05;p<0.01;p<0.001
跨職能信息分享與產品創新程度的交互作用
為觀察跨職能關係協調與產品創新程度的互動效果,將跨職能關係協調以平均數區分為高跨職能關係協調與低跨職能關係協調兩類,將產品創新程度以平均數區分為高產品創新程度與低產品創新程度兩類,將跨職能關係協調與產品創新程度合並觀察,則可進一步區分為高跨職能關係協調/高產品創新程度、高跨職能關係協調/低產品創新程度、低跨職能關係協調/高產品創新程度、低跨職能關係協調/低產品創新程度等四類。跨職能關係協調與產品創新程度的互動效果如表7.10與圖7.2所示,在低產品創新程度情況下,高跨職能關係協調要比低跨職能關係協調有較高的新產品開發績效;在高產品創新程度的情況下跨職能關係協調要比低跨職能關係協調有較高的新產品開發績效。高產品創新程度下高、低跨職能關係協調的新產品開發績效的差異,要比於低產品創新程度情況下兩者的差異高。在低產品創新程度情況下,從低跨職能關係協調到高跨職能關係協調時,新產品開發績效提升的幅度較小;反之,在高產品創新程度情況下,從低跨職能關係協調到高跨職能關係協調時新產品開發績效提升的幅度較大。因此,產品創新程度對跨職能關係協調與新產品開發績效關係具有正向調節作用。
按跨職能關係協調與產品創新程度分類的新產品開發績效差異
1234
低跨職能關係協調/低產品創新程度
(n=40)低跨職能關係協調/高產品創新程度
(n=60)高跨職能關係協調/低產品創新程度
(n=68)高跨職能關係協調/高產品創新程度
(n=38)
F值
新產品
開發績效
4.489
4.921
4.619
5.638
12.416
p<0.05;p<0.01;p<0.001
跨職能關係協調與產品創新程度的交互作用
為觀察跨職能共同參與產品創新程度的互動效果,將跨職能共同參與以平均數區分為高跨職能共同參與低跨職能共同參與兩類,將產品創新程度以平均數區分為高產品創新程度與低產品創新程度兩類,將跨職能共同參與產品創新程度合並觀察,則可進一步區分為高跨職能共同參與/高產品創新程度、高跨職能共同參與/低產品創新程度、低跨職能共同參與/高產品創新程度、低跨職能共同參與/低產品創新程度等四類。跨職能共同參與產品創新程度的互動效果如表7.11與圖7.3所示,在低產品創新程度情況下,高跨職能共同參與要比低跨職能共同參與有較高的新產品開發績效;在高產品創新程度的情況下跨職能共同參與要比低跨職能共同參與有較高的新產品開發績效。高產品創新程度下高、低跨職能共同參與的新產品開發績效的差異,要比於低產品創新程度情況下兩者的差異高。在低產品創新程度情況下,從低跨職能共同參與到高跨職能共同參與時,新產品開發績效提升的幅度較小;反之,在高產品創新程度情況下,從低跨職能共同參與到高跨職能共同參與時新產品開發績效提升的幅度較大。因此,產品創新程度對跨職能共同參與新產品開發績效關係具有正向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