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組織整合影響因素分析(1)(1 / 3)

本章試圖以第2章的文獻研究為基礎,綜合交易成本理論、資源基礎理論、資源依賴理論、組織網絡理論、組織學習理論,提出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組織整合的三大影響因素:外部環境特性、內部組織特性、組織間關係特性。本章第1節簡要介紹了組織整合影響因素的分析框架;第2節主要探討外部環境因素對內外部組織整合影響;第3節主要研究組織內部因素對內外部組織整合的影響;第4節重點分析組織間互動因素對外部組織整合的影響;第5節是本章小結。

3.1組織整合影響因素分析框架

交易成本理論、資源依賴理論、資源基礎理論、組織網絡理論、組織學習理論分別從不同的視角論證了組織整合的必要性。交易成本理論強調通過組織整合可以降低因環境不確定性和有限理性帶來的交易成本。資源依賴理論認為,組織麵臨資源交換與外部競爭環境不確定時,會傾向與外部環境中重要的生產要素進行連結。資源基礎理論認為廠商擁有稀少、專屬、難以模仿的資產和能力,可為公司創造和維持競爭優勢,若公司無法單獨獲取競爭優勢,則可與其他公司整合以達資源互補的目的。組織網絡理論強調與其他廠商具有異質性連結,廠商之間的關係特性如信任、承諾等是競爭優勢的來源。組織學習理論認為,通過組織整合可以進行知識的學習及移轉,組織文化、組織結構、高層支持、信息技術的應用以及組織間信任關係等都會影響組織學習效果。各理論的主要學者與論點如下表3.1。

組織整合相關理論的比較

理論主要論點主要學者

交易成本理論通過組織整合以降低由於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和有限理性帶來的交易成本。Williamson(1975,1979,1985)

資源基礎理論廠商擁有稀少、專屬、難以模仿的資產和能力,可為公司創造和維持競爭優勢。若公司無法單獨獲取競爭優勢,則可與其他公司整合以達資源互補的目的。Barney(1997)Grant(1991)Hall(1992)

資源依賴理論組織麵臨資源交換與外部競爭環境不確定時,會傾向與外部環境中重要的生產要素進行連結,組織必須響應擁有所需資源的組織,才能得以持續生存。Pfeffer&Nowak(1976)Ulrich&Barney(1984)

組織網絡理論強調與其他廠商具有異質性連結,這種,廠商之間的關係特性如信任、承諾等是競爭優勢的來源。Granovetter(1992)Pfeffer&Salancik(1978)Dyer&Singh(1998)

組織學習理論通過組織整合可以進行知識的學習及移轉,組織特性及組織間關係影響組織學習效果。Hamel,Doz&Prahalad(1989)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

以上每一個理論都隻能為某一現象做一個合理的解釋,本書試圖綜合各理論的核心觀點,提出組織整合影響因素的綜合分析框架(如圖3.1所示)。根據以上理論並按照影響因素的可控程度,組織整合的影響因素分為外部環境特性、內部組織特性以及組織間關係特性三大方麵,其中外部環境特性屬於完全不可控因素,組織間關係特性屬於半可控因素,內部組織特性屬於完全可控因素。外部環境特性又分為市場動態性、技術動態性和產業競爭程度三個維度,組織間關係特性分為信任、承諾、相互依賴等三個維度,內部組織特性分為企業文化、組織結構、高層支持、企業信息化等四個維度。具體各因素的定義、分類以及對組織整合的影響將在下麵幾節做詳細探討。

新產品開發過程中組織整合的影響因素

資料來源:作者自繪

3.2外部環境特性

外部環境是影響企業經營的一個重要因素,MillerandFriesen(1983)指出任何組織為了適應不同環境都會采取不同的策略,而Miller(1987)、TanandLitschert(1994)等學者均證實外部環境與戰略、結構、績效密切相關,BalanchandraandFriar(1997)更認為市場環境是影響創新成功的重要因素。在組織與環境關係的研究中,主要的研究焦點之一是分析組織如何適應環境,在這些研究中環境被視為組織有效分配資源或增加組織生存機會的約束條件(Burns&Stalker1961;Bennis1966;Lawrence&Lorsch1967)。而另一個研究焦點則是探討組織是否具有控製或改變環境的能力(Staw&Szwajkowski1975),例如探討組織是否可能通過與其他組織簽訂長期契約(Macaulay1963)、把環境要素內部化(Selznick1949)、尋求外部的支持(Litwak&Hylton1962;Zald1967)、與其他組織合資(Aiken&Hage1968)或進行組織間的整合(Pfeffer1972)以減少環境的不確定性。下麵簡要介紹環境的定義、環境因素構成,並探討外部環境因素對內外部組織整合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