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戰略經營(1)(1 / 3)

一個主管所要立的誌願就是如何為公司謀發展,以及如何為職工謀福利。而隻要立下這些崇高的戰略性經營目標,就能湧現出旺盛的鬥誌,然後自己再苦心研究方針,再從研究中體會出具有創見性的決策。人格受到陶冶,同時,領導能力也能發揮了。

──〔美〕S·福茨

一個合格的企業最高領導者,必須研究企業如何生存的戰略性大問題,也就是要隨著信息時代的變化和要求來改正企業。要有改的精神和很強的進取心,必要時敢於冒險,當然還要加上科學的決策。那些隻會按常規辦事的優柔寡斷的領導者,隻能是二流企業家。

──〔美〕F·奧斯本

所謂戰略經營或戰略管理,就是企業為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使企業長期穩定發展,實現既定戰略目標,而展開的一係列事關全局的戰略性謀劃與經營活動。戰略經營必須以企業全局為著眼點,根據企業總體發展的需要而設計謀劃企業的整體行為,從全局出發去實現對局部的指導,使局部得到最優的結果,從而保證全局目標的實現。作為指導全局的總方針,企業戰略是協調企業內部各職能部門之間以及各管理層次之間關係的依據,是促進企業各方麵均衡發展的保證。因此我們可以形象地說,企業的戰略經營就是企業全部經營活動的核心內容。

一、戰略:企業發展的全局性謀略

企業戰略,是企業從長遠利益出發精心設計的發展藍圖。而戰略經營包括製定戰略目標、設計戰略方案和實施戰略任務等經營過程。它是以企業戰略為指導方針,圍繞企業戰略展開的經營活動。戰略是企業發展的全局性謀略,任何成功的企業無不對此高度重視,投入全力,精心策劃與研究。

1、戰略謀劃的作用

戰略謀劃不僅對企業涉及全局的重大問題具有決定性意義,而且對企業的局部問題和日常經營管理工作具有牽動、指導和規範的作用。戰略謀劃因其廣泛的作用對現代企業家有著強烈的吸引力,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麵:

(1)使企業順利、快速成長

通過製定戰略規劃可以使企業經營者對企業當前和長遠發展的經營環境、經營方向和經營能力,有一個全麵正確的認識,全麵了解企業自身的優勢和劣勢、機會和威脅,做到知己知彼,采取相應辦法,從而不失時機地把握機會,利用機會,揚長避短,求得生存和發展。

(2)提高生產經營的目的性

管理學中有一個公式:工作成績=目標×效率。西方學者認為做對的事情要比把事情做對重要。因為把事情做對是個效率問題,而從一開始就設立正確目標,做對的事情,才是真正的關鍵。戰略規劃就像戰略中的戰略部署,在開戰之前,就基本決定了成敗。因而中國古代兵書有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之說。製定戰略規劃,就使企業有了發展的總綱,有了奮鬥的目標,就可以進行人力、物力、財力以及信息和文化等資源的優化配置,創造相對優勢,解決關鍵問題,以保證生產經營戰略目標的實現。

(3)增強管理活力,降低經營風險

實行戰略管理,就可以圍繞企業經營目標進行組織等方麵的相應調整,理順內部的各種關係;還可以順應外部的環境變化,隨時審時度勢,正確處理企業目標與國家政策、產品方向與市場需求、生產與銷售、競爭與聯合等一係列關係。

(4)提高企業家素質

實施戰略謀劃,使企業家能夠集中精力於企業環境分析,思考和確定企業經營戰略目標、戰略思想、戰略方針、戰略措施等帶有全局性的問題,從而提高了企業家把握全局和企業經營向的能力。

2、卓越企業家的戰略頭腦

企業家是企業經營發展的決策者,是企業全體成員的首腦。對企業的發展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必須要具備戰略頭腦、戰略眼光。企業家的戰略頭腦大體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麵來闡述。

(1)高瞻遠矚

即站得高,看得遠。現代企業家,必須跳出企業日常事務的圈子,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用於思考和處理帶全局性的重大問題。

西方有人研究現代企業領導人如何有效地支配時間:用40%的時間考慮戰略問題;40%的時間用於處理公共關係(人際關係);20%的時間用於管理日常事務。

(2)創新思維

創新是戰略頭腦之精髓。卓越企業家要敢於想〖DK6〗別人沒有想過的,敢於做別人沒有做過的。隻有敢於標新立異,才能出奇製勝。

(3)橫向思維

縱向思維是局限在事物的本身來分析問題;橫向思維是從事物的整體出發,聯係事物的左鄰右舍甚至更廣闊地分析問題。縱向思維固然必要,橫向思維更為重要。

以如何看待成績為例,過去人們往往是縱向思維,動輒就是現在比過去如何好。這種今昔對比固然有必要,可以起到鼓舞士氣的作用,但卻猶如在前麵的路上設了一層迷帳,使我們看不到前麵的路有多長。現代企業經營者在處理重大的生產經營問題時,不要把眼光局限在自己的小天地裏而為昨天的點點成績沾沾自喜;應該習慣於同世界同行先進企業相比較,及時發現自己的短處和劣勢所在,通過改進,闊步向前。隻有這樣,才能保持企業在競爭中不斷發展和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