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索了一整夜,獨孤達徹夜未眠,陷入苦思。參軍史達經過獨孤達的房間,發現刺史房間燈光還亮,知道獨孤達正思考重大問題,輾轉無法入眠,敲門請求。
「門外的人是誰?」
「刺史大人,是我參軍史達。」
「進來,史達。」
史達走進房裏,見獨孤達滿臉愁雲,知道他為某事正在憂愁,於是問道:「刺史大人,為何而憂?倒不如說出來,小人也許可以分擔大人之憂。」
於是獨孤達將玄奘所提之事,一一告訴史達:「我正陷入苦惱,到底要不要開放敦煌城,讓回紇人進駐?法師說得沒錯,若讓回紇人敦煌,可以與漢人和平相處,維持河西走廊的安全,的確是大功德;但是若回紇人背叛不守信,想攻下敦煌城,我們都將有生命之憂。」
史達仔細思考,不禁大笑,對獨孤達說:「刺史大人,其實這是一次建立大功空前大好機會。」
「建立大功?如何說?」
「我們不如答應玄奘法師的要求,讓回紇軍隊敦煌,在敦煌城裏設下伏兵,等回紇軍一進城就伏擊,一舉消滅回紇軍。這樣刺史大人再不用害怕回紇大軍,也能維持河西走廊的安全,更是立下千古的大功勞。皇上若知,一定會對刺史大人的功績百般加賞,到時刺史大人的官運一定扶搖直上。」
「妙哉,妙哉,簡直是絕妙好計。史達,這件事都交給你去辦,設下伏兵,務必一舉消滅回紇大軍。」
隔天,獨孤達將玄奘找來,告訴玄奘願意讓回紇軍敦煌城,但未將伏擊回紇軍之事告訴玄奘,玄奘被瞞在鼓裏。
「太好了,刺史大人能夠想通,這確實是大功德一件,我想漢人與回紇人一定能和平相處,共同開墾農地。」
「一切有勞法師通知回紇人,六月初六,敦煌城將會大開城門,讓回紇人。」
「我一定會將刺史大人的善意,告訴回紇軍大將阿旺達。」
玄奘騎著快馬,趕回回紇軍的軍營,將這消息告訴阿旺達,阿旺達滿腹質疑看著玄奘。
「獨孤達真的這樣說?他真的有這樣好心?」
「出家人決不說妄語,刺史大人真的這樣對小僧說。信人者人恒信之,希望將軍抱著相信之心,我想漢人與回紇人一定能和平相處。」
「對法師所說之事,本將軍是絕對相信。」
六月初六,獨孤達率領回紇大軍及族人,開往敦煌城,一路上浩浩蕩蕩。獨孤達已經吩咐參軍史達,暗中設下伏兵,在城牆上布滿了箭手,隻要回紇大軍一城中,就關上城門,命箭手攻擊,亂箭射死回紇士兵。
一路上黃沙滾滾,玄奘心中亢奮,眼見就要成就大功德,如果漢人與回紇人能和平相處,那樣在大漠,就可以維護和平,平民百姓也不必受戰亂之苦,可以過著安定的生活,此乃完成菩薩慈悲之心的大功德。玄奘不知,他正帶領著回紇人,一步步步向獨孤達所設下的陷阱。
大軍開到敦煌城外,阿旺達命令所有人停止前進,隻見敦煌城城門大開,卻沒有人迎接。
「事情有異,為什麼沒有人迎接?」
「將軍不要想太多,我想可能有事耽誤,所以還未出城。」
參軍史達獨自一人騎馬出城,快馬騎至回紇大軍麵前,向阿旺達作揖。
「奉刺史大人之命,特地來帶領將軍與大軍入城。」
阿旺達心中懷疑,為何敦煌城隻派一人出城迎接?卻不見刺史獨孤達與敦煌城的居民夾道歡迎?心中有一股不安的感覺湧上心頭。
「就請各位跟著在下,敦煌城。」
在史達帶領之下,回紇大軍浩浩蕩蕩跟在他後麵,駛向敦煌城。剛走到城門外,阿旺達發現,敦煌城就好像是一座死城,竟然連一個人都沒有,連衛兵都沒有,事情太過反常。一入城中,他靈敏的第六感,就感覺到強烈的殺氣,讓人不寒而栗,心中大喊不妙。
「小心,有伏兵,快離開敦煌城。」
已經回紇士兵,倉皇離開,敦煌城的伏兵來不及關閉城門。史達見事跡敗露,大喊。
「快,快射死回紇軍的士兵!」
從城牆上出現一個個的唐軍,手握箭,向回紇大軍發射攻擊,眼見一個個的回紇士兵中箭倒臥在血泊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