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拜了!」玄奘大聲喊道。
「法師你說什麼?我可是誠心拜佛。」
「你看清楚,那隻是一尊石像,並不是真正的彌勒佛。」
玄奘走到一尊菩薩像麵前,拿起鐵棍用力一打,竟將菩薩像打成粉碎,變成一塊塊的石塊,散落在地麵。獨孤達吃驚,不禁大喊。
「法師,你在幹什麼?為什麼破壞菩薩像?這樣對菩薩是大不敬。」
「我是要你看清楚,這隻是徒具菩薩的形象,卻不是真正的菩薩;將其打碎,就變成普通的石塊。刺史大人若不能領悟,不能將菩薩心腸擺在心中,不能有仁慈之心,修練己身,僅光光徒膜拜佛像,卻殘忍對待民工,那除了安慰自己,但對百姓、對於信仰、對於修行又有何用?」
「法師,你……」
「難道你看不出來嗎?許多工匠的眼神已經失去光芒,許多勞役身心已經疲憊,刺史大人若不能以菩薩心腸對他們,隻光膜拜菩薩,又如何成就大功德?」
獨孤達對玄奘打碎佛像之事,耿耿於懷:「法師,你認為我該怎麼做?」
「釋回所有的苦役,願意留下來完成大功德的人就讓他留下,不願留下且身心感到痛苦的人,就讓他們回家。」
獨孤達心中不悅,窟內佛像都是他辛苦收集的藝術品,每一件都是他的心肝寶貝,竟被玄奘任意破壞一尊,心裏甚不高興,但他並沒有表現在臉上。
「法師所言甚是,待我參詳一番,如果決定,必告訴法師。」
「既然法師不喜歡看見石窟裏的景象,那就回敦煌城,看我的收集,我已經收集上千卷的佛經,並命人翻譯成中文,法師必定有興趣。」
「真的。」
獨孤達帶玄奘回官府,他特別空出一棟閣樓收藏佛經,大約有上千卷。玄奘走進閣樓,被眼前景觀嚇一跳,整個書庫堆滿佛經,心中感動,這是知識寶庫,對佛經愛不釋手。隔壁間是譯經房,裏麵有上百人,有儒家子弟也有佛門子弟,他們進行工程浩大的譯經工程。
敦煌為中西交通中心,收集中西各方經典較為容易,獨孤達特意命人收集佛經,這些佛經經典都是他的寶藏,是他的最愛。
「法師認為如何?佛經翻譯是不是大功德?」
「的確是大功德,佛經裏記載著許多的知識道理,隻因大多都是梵文,平民百姓不能了解其中含義,如今將它翻譯成中文,就有更多人接受佛理領域,佛學世界,接受佛法恩典,此乃大功德。」
玄奘如此一說,獨孤達不禁洋洋得意。玄奘隨手一翻,翻一本剛譯好的《蓮華經》一卷。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僧六萬二千人俱.皆阿羅漢.諸漏已盡.無複煩惱.一切自在.心得解脫.慧得解脫……」
《蓮華經》是他未曾讀過的佛經,玄奘愛不釋手。但想起此次來的目的,他必許有話向獨孤達直說。
「刺史大人,其實小僧這次來的目的,並不是來參觀敦煌石窟,也不是來看佛經翻譯,其實有事要跟刺史大人商量。」
「難道是通關之事?現在大唐頒發禁出國令,任何人都不能出國,恕小人不能幫助法師。」
「這倒是其次,小僧希望刺史大人開放敦煌城,讓回紇人河西走廊,一起開墾農地。」
獨孤達嚇一跳,玄奘竟提出這種要求,回紇人矯勇善戰,且生性凶殘,若開放讓回紇人入城,漢人的安定生活一定不保,一時臉色大變。
「回紇人生性凶殘,怎麼可以……」
「常言道:人性本善,沒有人是天性凶殘。隻因回紇族生活在沙漠不毛之地,生活困苦,無法溫飽,才會做出凶殘殺人劫貨之事。隻要大人開放河西走廊,讓回紇人進駐,安居樂業,開墾農地,與漢人一同生活,回紇人就不用再做殺人強盜凶殘的事情,此乃大功德一件。」
獨孤達猶豫不決,事情並沒有玄奘想的那麼簡單,如果回紇人背信忘義,起兵做亂,憑敦煌城的軍隊,是無法抵擋回紇大軍。獨孤達陷入兩難之中,他不知要如何回答玄奘?他猶豫不決。
「法師,這事事關重大,我不可以輕易回答你,待我仔細思索一番,再回答你的問題。」
獨孤達獨自一人回到房間,整個人陷入苦思之中,這個重大的問題,他不知該如何抉擇?玄奘說得沒錯,若讓回紇人與漢人和平相處,的確是大功德一件;但這有重大的危機,回紇人狼子野心,若想攻下敦煌城,敦煌城被攻陷,不僅刺史大人作不成,而且還會人頭落地,獨孤達並不想賭這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