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公雞剛剛打鳴,天灰蒙蒙的,楊嘉便起床幫安盛收拾行李,打算送別自己這位生死兄弟,半個時辰後終於是一切妥當了,佃客韓氏想駕牛車去送安盛,不料卻被楊嘉阻止,原來小郎君要親自駕車送別友人,自楊嘉從縣衙回來以後,楊家上下已經完全認同了楊嘉的能力,對楊嘉的所有指派,都會不假思索的聽從,韓氏見楊嘉如此要求,想都沒想便從牛車上跳下來,也沒有請示楊父的意見,便安心的將牛鞭交給楊嘉。
楊嘉駕著牛車往西而去,安盛坐在車裏也不知如何開口,兩人便沉默的聽著車輪的‘吱呀’聲,驛道上秋風瑟瑟,枯藤老樹,好是一番壯士一去不複返的悲涼氣氛!安盛實在受不了這蕭瑟氣氛,開口跟楊嘉有一句沒一句的聊天。臨近下午終於是到了吳興郡最西邊的一個縣於潛縣,兩人在驛亭裏稍作休息之後,便打算起身上路,不料安盛道:“明馨哥,送君千裏終有一別,今日這一程好歹也有三十裏路了!明馨哥就送到到這裏吧,回去吧,要是回去的晚了不好進城!”楊嘉卻是恍然未聞,依舊要駕車往西邊去,安盛大喊了幾句,楊嘉才反應過來,打了一口氣道:“那就送到這裏吧,你等一下我還有東西要交給你”,說完從車裏取出三卷昨夜謄寫的書籍,放倒安盛的手中道:“這三卷書,有一卷是《論語》,還有一卷兵法,最後一卷乃是你昨天要我教你的鍛煉體魄方法,我昨夜匆匆畫出來的!你到了江州後不要呆頭呆腦的往前衝,平時機靈點!還有在空閑時間多看書!好了我也不像婦人那般嘮嘮叨叨的沒完沒了,你我就在此別過吧!保重!萬事小心!”
楊嘉與安盛互相行完禮後,安盛眼眶憋著淚頭也不回的往西大步跨去,楊嘉站在車旁目送著安盛離開直到,對方的身影消失在天邊,才摸了摸眼睛歎道:“大丈夫生當披金戴紫,安盛此去疆場建不世奇功,我哪能如婦人這般哭啼的送別!”忽然對著天邊大聲高唱道:“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安盛幾年之後,你我兄弟二人攜手縱橫華夏九州!”
臨近傍晚楊嘉才疲憊不堪的回到楊家,在小靈的服侍下洗了洗身上的灰塵,便去書房臨摹從賀府借來的東漢書法大家蔡邕的《九勢》書帖,蔡邕此人善通經史,辭賦文學,書法尤為令人驚歎,擅長篆,隸書!被後人稱為‘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力!’隻是貼是千古名帖,楊嘉卻是有點心不在焉,滿腦子想著如何向父母提出自己要去句章遊學,古言道:“父母在,不遠遊”古代提倡以孝,忠義治國,司馬氏陰謀篡位魏,那這忠義自然是不怎麼提倡!曆代皇帝尤為注重孝道,以孝治國!楊父楊母還健在,楊嘉要去遠遊學,這從孝道上說不過去!楊嘉雖是轉世重生之人,自然不需要用儒家思想治國,但是不得不學習一番百家諸言來裝飾自己言論!不然有人問起楊嘉那些言論出處何處,楊嘉可就難以自圓其說了。再者楊嘉自病愈後,很少有機會陪在父母身邊,孝順雙親,楊嘉心裏也很是愧疚難以啟齒!
半晌之後,楊嘉終於是站起身組織好措辭,往楊父房中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