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讓我們溝通一下——打開心牆就是贏家(2)(3 / 3)

當有客戶比較粗野的時候,你使用語調同步技巧就有可能成交。語言語調同步技巧,可以幫助你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

四、努力促進溝通的互動

在與客戶初次洽談時為了給以後的成功銷售打好基礎,首先就是要了解客戶的觀點,也就是你要主動與客戶互動。隻有了解了客戶的想法時,你才會了解他的需求和動機,你訂立的所有銷售策略才會有效。

雖然每個銷售員都知道溝通在銷售過程中的重要性,但很遺憾的是,盡管有了這種意識,卻往往由於單純的將“溝通”理解成了“說”這樣一種習慣性思維,而使自己陷入誤區。

其實關鍵的問題就在於:你說的這些話,客戶是否能夠全部接受?他是否對你所說的意思完全明白?你說的這些能否激起他的購買欲?你說的這些真的就是客戶想知道的嗎?

阿甘死後升入天堂,在天堂門口他遇到了聖徒彼得。

彼得對他說:“很高興見到你,阿甘。我們已經聽了很多對你讚美的話,但是我仍然不得不告訴你,這裏已經人滿為患,因此每一個想升入天堂的人都得接受一個測驗,隻有通過的人才可以進入。”

阿甘欣然接受了,還幽默地說希望不要出太難的題,因為他覺得人生的考驗已經足夠艱難了。

彼得微笑著點點頭告訴他隻有三個問題,而且一點兒也不難。一周中哪幾天是以字母“T”開頭的?一年中有多少秒?上帝的名字叫什麼?

阿甘帶著這三個問題離開了。

第二天,他帶著彼得提的三個問題的答案又來到了天堂門口。

彼得向他揮了揮手,並希望他能多考慮一下再回答。阿甘堅定的拒絕了,說道:“你的第一個問題太簡單了,答案就是今天和明天。”

彼得聽了很驚訝,喊道:“阿甘,這可不是我意料中的答案。不過,你言之有理,我想可能是我沒有把問題說清楚的緣故吧,不過我同意你的答案是正確的,那麼,下一個問題呢?一年中多少秒?”

“這個有點難,”阿甘坦白地說:“我想了很久,覺得答案應該是‘12’。”

這時彼得已經驚得目瞪口呆了:“天哪!‘12’?你怎麼能說一年隻有12秒呢?”

阿甘睜著眼睛說道:“是的,確實是‘12’,分別是1月2日、2月2日、3月2日……”

“好了,好了,”彼得打斷阿甘:“我想我已經明白你是怎麼想的了,我承認這個答案確實出乎我的意料。不過還是算你答對了。那麼最後一個問題呢?你能說出來上帝的名字嗎?”

“安迪!”阿甘點點頭,肯定的答道:“沒錯,上帝的名字就是叫安迪。”

彼得又不解了:“你怎麼知道的呢?”

“你聽過我們在教堂裏唱的那支歌:‘安迪與我散步,與我談話。’”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總會有很多的想法是與你原來想的不同。同樣的事情,你跟對方的想法都不是錯的,隻是你們看待的角度不同,你們的角色不同。很多你設想的問題,答案也不是唯一的。

當我們向客戶介紹和推薦產品時,我們是不是也考慮了這些呢?作為一個銷售員,不管采取什麼樣的方式和方法去與客戶接觸,最終的目的還要讓客戶接受並購買產品。你所關注的應該是客戶本身的需求和問題是什麼樣的,而不是去告訴對方我的產品是什麼樣的。要與客戶對話。

在一部叫《雙雄》的港片中,黎明扮演的催眠大師說過這麼一段話:要想催眠一個人,就必須找出對方心中最隱秘的地方。就像是從傷口流出鮮血,當鮮血流出的同時,血紅蛋白,血小板便會湧出來,自動地止住傷口中,讓鮮血不再流出。

也就是說,銷售人員要想使客戶接受,就必須找出對方真正的需要。

對話的重點是提問和反問。

與客戶溝通和交流時重要的是互動。那麼怎麼來實現互動呢?其實就是要在交流的過程中,把重點放在“提問”和“反問”上。

銷售過程中的交流,其實就是一個銷售人員與客戶之間關於產品和服務的現場交流會。

我們在電視裏麵看過新聞發布會什麼的,發布的一方就比喻成“銷售方”,那麼記者也可以算代表“客戶”,發言人就是“銷售員”。客戶對於他們想知道的事情向銷售員提出疑問,而銷售方為了排出疑問達到成交的目的就要回答客戶提出的疑問。銷售方也可以在之前準備一些假設的提問,但是很可能這些問題並不是客戶們真正想知道的,這就需要銷售方的新聞發言人對整個事情了解得非常透徹,才能細致的回答。

事實上,拒絕是客戶的慣性。我們要想達成交易,就要積極主動地找出對方拒絕你的理由,以便有針對性地打消他們的顧慮,激發他們的購買欲。而拒絕的理由絕不是客戶會主動說出來的,因此,應用良好的語言技巧,以提問和反問的方法便是最行之有效的。

提問和反問就能得到你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