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解讀行銷法則(2)(3 / 3)

顯然她很受感動,眼眶都濕了。“已經很久沒有人給我送禮物了。”她說,“剛才那位福特推銷員一定是看我開了部舊車,以為我買不起新車,我剛要看車他卻說要去收一筆款,於是我就上這兒來等他。其實我隻是想要一輛白色車而已,隻不過表姐的車是福特,所以我也想買福特。現在想想,不買福特也可以。”

最後她在喬這兒買走了一輛雪佛萊,並寫了張全額支票,其實從頭到尾喬的言語中都沒有勸她放棄福特而買雪佛萊的詞句。隻是因為她在這裏感受到了被人重視,於是放棄了原來的打算,轉而選擇了喬的產品。

大道理:生活是複雜多樣的,顧客的需求是多種的,銷售方法是多樣的。與顧客聯絡感情促進公共關係的提升,是一個生意人永遠應該學習的。

吹簫的漁夫

有一個會吹簫的漁夫,帶著他心愛的簫和漁網來到海邊。他站在一塊岩石上,吹起簫來。他想音樂這麼美妙,魚兒自己就會遊到他的麵前來。他聚精會神地吹了好久,連魚兒的影子都沒有見到。他生氣地將簫放下,拿起網,向水裏撒去,結果捕到了很多魚。他將網中的魚一條條地扔到岸上,看到活蹦亂跳的魚氣憤地說:“喂,你們這些不識好歹的東西。我吹簫時,你們不跳舞,現在我不吹了,你們倒跳了起來。”

魚說:“是我們對你美妙的簫聲不感興趣啊。”

大道理:許多企業營銷運作不成功的原因,就是做事不看對象。因為,市場營銷就是針對什麼樣的目標顧客,選擇什麼樣的營銷策略。

一碗湯的學問

有一次,詩人林先生在日本到一家中國人開的餐館,要了一份他感興趣的湯。入座不久,服務生將一大盆湯放在他麵前。他一愣,問服務生:“這麼大一盆湯,我能喝得了嗎?”服務生理直氣壯地回答:“你沒說明是要一小碗湯呀!”他一時語塞,匆匆喝了幾口湯,心裏感到不是滋味,便按一大盆湯的價格付了錢後拂袖而去。

後來,他又到一家日本人開的料理店,要了一份同樣的湯,也沒有說是一大盆還是一小碗。不一會,服務生給他端來一小碗湯,並說:“如果不夠,可再來一碗。”他隻喝了一小碗,當然隻付了小碗湯的錢。再後來,他每次去日本,都要到那家料理店用餐,包括喝他感興趣的湯。

大道理:營銷行為體現出經營者的人生態度。如果隻是一門心思想賺錢,那麼他的所謂“顧客是上帝”就是一句空話。

和尚賣梳子

有四個推銷員接受任務,到廟裏找和尚推銷梳子。

第一個推銷員空手而回,說到了廟裏,和尚說沒頭發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沒賣掉。

第二個推銷員回來了,賣了十多把。他介紹經驗說,我告訴和尚,頭皮要經常梳梳,不僅止癢,頭不癢也要梳,可以活絡血脈,有益健康。念經念累了,梳梳頭,頭腦清醒。這樣就賣掉一部分梳子。

第三個推銷員回來,賣了百十把。他說,我到廟裏去,跟老和尚講,您看這些香客多虔誠呀,在那裏燒香磕頭,磕了幾個頭起來頭發就亂了,香灰也落在他們頭上。您在每個廟堂的前麵放一些梳子,他們磕完頭燒完香可以梳梳頭,會感到這個廟關心香客,下次還會再來。這一來就賣掉百十把。

第四個推銷員說他銷掉好幾千把,而且還有訂貨。他說,我到廟裏跟老和尚說,廟裏經常接受人家的捐贈,得有回報給人家,買梳子送給他們是最便宜的禮品。您在梳子上寫上廟的名字,再寫上三個字“積善梳”,說可以保佑對方,這樣可以作為禮品儲備在那裏,誰來了就送,保證廟裏香火更旺。這一下就賣掉好幾千把。

大道理:市場是可以創造的。如果老是想著“和尚要什麼梳子”,那麼工作恐怕永遠都沒辦法去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