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建設風波
由於朱世壽與綿江市簽訂的是開發綿江河流域的水電資源。因此,在第一個電站建設期間,朱世壽聘請的高級工程師高興義就建議,讓朱世壽在建設的同時,組織人員對下一個電站建設做前期的準備。由於第二個電站的裝機容量是十萬瓩,雖然建站的地質條件和建設條件都不錯,並且是在上一個電站的下遊,由於第一個電站的建設,修建第二個電站時,可以對水流量通過第一個電站進行適當調控,這樣,減少了修建過程中的一些不可控因素。但畢竟建設規模和第一個電站相比,要大一倍,工程大了,各方麵的要求也就會有所不同,雖然已經有了第一個電站的建設經驗,但畢竟在第一個電站的建設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情況,如果不是綿江市相關領導出於對第一個在境內投資建設水電站的企業的寬容,朱世壽的公司在綿江的水電建設完全可能中途夭折。
由於建設電站對於朱世壽來說完全又是另一個陌生行業了。正如朱世壽進入建築行業是懵裏懵懂一樣,進入水電站也同樣是懵裏懵懂,完全是憑著膽大。但修水電站和修房子完全不一樣。修房子可以不涉及到水土問題,不涉及耕地問題,不涉及移民問題,不涉及環保問題,而修電站卻要涉及到這一係列的問題。這些問題雖然不是要朱世壽親自處理,但畢竟涉及到這些問題就得要作為建設方的公司要有一個說法,要有一個態度。雖然這其中不少問題隻要公司拿錢,都是可以通過市上去處理的,但有些問題,如環保問題,水土保持問題,就要求公司必須要有處理方案。如環保問題如何解決,水土保持問題如何平衡等等。由於朱世壽完全不懂這方麵的問題,即使後來聘請了一個水電建設方麵的高級工程師,但因為前期沒有一個懂行的,就出現了不少問題。如沒有進行環評就開工建設,同時水土保持方案也沒有做,耕地占用後的土地平衡問題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等等。特別是沒有進行環評,也沒有水土保持方案,是一個極大的硬傷,如果國家相關部門追究起來,不僅工程建不成,還會被處罰金額不小的罰款。
在第一個電站開工不久,就遇國家有關問題在全國開展環境保護方麵的檢查。綿江市的有關部門不知道朱世壽在電站開工時沒有做環保,在國家相關部委到綿江來檢查時,綿江市水利部門把朱世壽的電站作為市上的重點項目推薦給市上的相關部門,作為國家部委檢查的項目。沒想到朱世壽在電站開工前完全沒有做過環評,甚至還不知道要做環評。而綿江市有關部門也居於朱世壽的這個電站建設是市上的招商引資項目,按照市委市政府有關營造良好外部環境的要求,為了不當招商引資的絆腳石,在朱世壽的公司提出電站開工的要求後,也完全沒有按照相關程序審核就同意了。
為此,國家相關部委的檢查組非常嚴厲地指出朱世壽這種沒有做任何環評就開工建設的行為是違反國家相關基本建設程序和規定的,要求綿江市閉關此項目,並將關閉情況向國家相關部委報送。如果沒有關閉,或者是關閉結果國家部委不滿意,國家相關部委就將直接處理。
問題出現後,綿江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態度非常明確,就是盡管是招商引資項目,但也必須嚴格履行國家規定的基本建設程序,並且向國家部委檢查組表態,希望檢查組給綿江半年時間,綿江市將按照要求嚴肅處理此事,該環評的必須環評,該履行審批程序的必須履行規定的審批程序。如果半年內環評不過關,到時候再請國家有關部門來處罰此事。
由於市委市政府領導的態度端正,並且認識明確,再加上相關部門與國家有關部委檢查組的人員在私下裏進行了深度溝通,在綿江各方麵的努力下,檢查組就認同了綿江市委市政府領導的表態,要求必須在半年內整改到位,整改後的情況報國家有關部委審核,待審核認可後,再完善相關手續。
雖然在國家相關部委的檢查組這麵過了關,綿江市對於朱世壽的公司卻給予了嚴厲警告,本來還準備對朱世壽的公司給予一定的行政處罰,但考慮到是招商經資企業,市上領導表態,希望朱世壽的公司抓緊完善環評程序,如果最後的環評通過了國家有關部委的審核認同,也就算了;如果最後沒有獲得國家相關部委的審核認同,到時候再一並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