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孝悌之舉

朱子善到省城後,二叔朱世壽有意安排他們幾姊妹和朱子良一起單獨活動過,但因為幾個人在一起,大的大小的小,也並沒有怎麼深入交談。朱子良已經變得少言寡語了,朱子善問她一些問題,朱子良都是問啥答啥,以對有些問題朱子良還要麼是閉而不談,要麼是顧左右而言它,兩姊妹始終沒有能夠象原來那樣親密無間。再加上朱子善也是第一次到省城,雖然已經是高中生了,但對省城裏的所有東西,都感到新奇。因此,朱子善帶著幾個弟妹實際上都是到街上的一些大商場裏去看熱鬧去了,對朱子良的問題也就沒有象成人們想得那麼多,做得那麼多。

朱根祿夫婦兩人也是第一次到省城。雖然老年人的好奇心理沒有年齡重,但也覺得省城的一切都很新奇。朱世壽提出讓老兩口在省城多呆一段時間的想法後,不僅全家人都讚同,老兩口也很高興。實際上,朱世壽的想法是,讓老兩口在省城,一方麵可以讓老個老人逛逛省城,開開眼界,另一方麵,也是主要的方麵,朱世壽是想兩個老人在省城住,可以經常和朱子良接觸,讓兩個老人去慢慢地引導朱子良的思想,可以慢慢地她和黃鶯英相融,和朱子豪在情感上相親。

由於要和黃鶯英正式結婚,朱世壽就在自己開發修建的一個地理位置比較好的商品房項目中,給自己建了一棟有三四百個平方米的單體別墅。黃鶯英原來住的那套房子也就空在那裏沒有管了。朱世壽現在已經是完全不缺錢,他給家裏的幾弟兄和黃鶯英的兩個兄弟包括馬麗娟的父母都在省城一家準備了一套麵積在一百平方米以上的房子,並且都給他們辦了房產證和土地證等手續,希望他們有機會就到省城他們自己的房子裏去住。朱世壽想的是,這些房子都是自己修建的,自己從中少賺一點錢就是了。並且朱世壽是希望家裏人如果可能,都能夠到省城來定居下來。

朱世壽的這種想法和做法,實踐證明非常正確。他給家裏人的這些房產,從概念上來講,隻是登記在誰的名下的問題,因為沒有納入銷售,無論是從稅收上還是從銷售額上,都減少了不少,隻是在辦理相關土地和房地產手續時交納必要的費用。事後在一次房地產行業的整頓時,因為清查銷售情況,由於朱世壽給家裏人準備的這些房子沒有拿入銷售範圍,自然就沒有形成銷售額,在稅費的清查核實中,自己也就少了。雖然房管部門核查覺得修建情況和銷售情況有出入,但滯銷或者是因無法銷售成為開發商的包袱,這對於開發商來說也是非常正常的,相關部門也不可能強行要求開發商把滯銷的東西都銷售出去。

朱世壽為家裏人準備的這些房子,除了黃鶯英的父母和她的一個兄弟因為到省城做生意在居住使用外,給其他人準備的房子基本上都是空著的。朱世壽這樣做,實際上是非常聰明的一個舉動。這些年他在省城,結識了不少官員和富商,了解了不少官員和富商的一些情況,也知道一些富商因為涉及到官員的腐敗問題被查處,最後不僅富商被判了刑,富商名下的財產也被全部沒收。因此,朱世壽這樣做,也是保全自己資產的一種做法。

同時,朱世壽還拿錢給朱世喜,讓朱世喜把老家的房子也重新修繕一遍。為了把老家的房子修得有特色,朱世壽讓公司裏的設計人員專門設計,在修繕時還專門把公司的技術人員派回去負責施工監督。朱世壽想的是一定要把老家的房子修繕保護後,因為那畢竟是自己的根。自己現在在城裏還算是混得風生水起,但如果有一天自己老了,或者是在生意上有個什麼閃失,最後能夠依存的,還應該是自己的老家。

這也是中國人對於家鄉、對於老家一種共同的情愫。

在梁家壩修繕完畢後,不僅風貌上煥然一新,就是麵積上和原來相比也增加了不少。朱根福和李翠菊兩人的思想中盡管傳統觀念非常濃厚,對於家人居住的房子特別看重,和農村裏幾乎所人的思想一樣,都是有著強烈的“有錢就修房置地”的思想意識,但對於朱世壽讓朱世喜修繕的房子,老兩口都覺得修得太寬,花的錢太多。實際上,朱家在梁家壩老家居住的,隻有朱根福老兩口和朱世喜一家四口人,大大小小十多間房子極大多數都是空著的。但朱世壽想的卻是幾姊妹都成家了,逢年過節一大家人回去後,幾姊妹至少每家人都有一兩間房子住,不至於大家擠在一兩間房子裏。當然,能夠想到這些,實際上都是因為有錢的結果。如果沒有錢,再有什麼想法也是沒有辦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