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不對部屬縱容姑息(2 / 2)

《孫子兵法》中曾提到要事先預留敵人的退路。就算是與你有深仇大恨的敵人,也不可將其趕盡殺絕,片甲不留。否則不僅自己受到傷害,周遭的人也會感到困擾。

也有上司過分相信屬下的借口,並表現得太過親切:“這隻是你想法錯誤而已!”“對方太差勁了!”雖然這隻是一句安慰的話,但是你並不需要過分地為屬下設想。

因此,縝密地思考部屬的借口,設身處地為部屬著想也可算是你的一項修行。你必須親身力行才會有所助益。

有的屬下因為被叱責而顯得意誌消沉,也有的會嚇得麵無人色。然而叱責亦是一貼好藥,你可以借此期待他從失意的泥沼中站起來。

當叱責對屬下而言,是一個相當沉重的打擊時,不妨在私下拍拍他的肩膀或握握他的手予以安慰,並加上一句:“不要灰心!”

相信這貼藥方將會發揮很大的療效。

我們知道,管理者手中就有權。用權憑自己心情行事,實不可取,怎樣用得分寸恰當,就是不要意氣用事。

管理者的職責可分為自己動手與命令部屬執行兩種。

企業為了完成既定的目標,從領導到部屬,大家都應該付出相應的努力。部屬忠貞不二地服從指示,創造性地執行指示,無疑將極大地分擔管理者的工作量,這樣的員工將是一流的、上乘的。但部屬不可能都如人願,既有能力上的差異,也有勤勉、懈怠之分,還有個性上的區別。有些人一心一意想幹好,但缺少方法與技巧,或者性格內向,無法適應外向型的工作。這就需要管理者給予指導,明確指出目標及方法,或者加以培養,給予鍛煉和實踐的機會,使其逐步成熟,適應工作需要。對懈怠的人,玩忽職守的人,無疑應予指責、批評,不然,既影響工作任務的完成,也會為他人帶來消極影響。

管理者發現部屬的過失、懈怠或者不服從,如果缺乏冷靜,特別是在對部屬有某種成見時,難免怒氣衝頂。管理者心情不佳,趕上部屬辦錯事或者在糾正時對方態度欠佳,難免氣不打一處來。衝動之下,憤怒的感情閘門若大開,就會說出許多不該說、事後追悔莫及的話,甚至責罵人的話。這就不是指責和批評了,不管你主觀用意多好,效果也是適得其反。盛怒之下發脾氣不但降低了管理者的身份,也會使公司氣氛低落,絕對於事無補。

指責是管理中不可缺少的,怒發衝冠卻是斷然不可取的。管理者正確分清二者間的界限,既是堅定自信心與決心的體現,也是增強一個公司、一個企業凝聚力所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