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組織具有健全的結構和完善的管理機製並不等於萬事大吉,這隻是它得以正常運轉的“硬件”條件,必不可少的軟件條件是領導者識人用人的能力和技巧,正因其“軟”,我們稱之為潛學問,這套學問闡明了如何讓部下能為我所用,您為我所用並用得其所的道理。
忽略下屬的性格,勉強他們做不適合的差事,結果受挫折的將是上司。有些人以為定下的原則,如鋼鐵般不容下屬破壞,更不容許他們以任何理由拒絕所委派的差事。這實屬愚昧的做法,因為原則是死的,人卻是活的;隻有原則去遷就人,方能收到高效率的成績。
對於管理者而言,準確認識下屬的能力,不致於形成用人的盲目性。別以為身為管理階層……管理者就以為下屬們便要看你的臉色行事,因為你不能期待所有人均知情識趣。遇到不是那麼“醒目”的下屬,但他的工作能力還可以,而又頗為努力,你怎可以用“不識趣”來遣走他呢?
事實上,許多人擁有優厚的潛質,隻是性格上有些缺點;如果身為上司的你能適當地安排,使他的缺點變成優點,就可以充分發揮他的潛質。做上司的可以在許多方麵躲懶,但了解下屬的性格,而作出適當的調配,這方麵絕不能馬虎。
忽略下屬的性格,勉強他們做不適合的差事,結果受挫折的將是上司。有些人以為定下的原則,如鋼鐵般不容下屬破壞,更不容許他們以任何理由拒絕所委派的許多老管理者不易被下屬接受,什麼“老古董”、“老而不死”等不尊敬的渾號,被加諸身上;多是那些上司喜被下屬奉承,卻永不去了解下屬,以致出現一麵倒的情況。
管理者必須要牢記一句話,就是:當麵怕你的人,背後一定恨你。試想想你最怕看見誰,就知道你其實非常厭惡他。所以,不要使下屬怕你,這是身為上司的第一規則。
你的下屬每天均留意你的表情,你的笑容、嚴肅、皺眉,都顯示你當天的情緒。不要成為動物園中的動物,伊由別人注意;
你必須進行雙軌溝通法,意思是你被下屬了解的同時,也要對下屬們作出長時間的觀察和了解。
學學“相麵”吧,看看你的下屬都是些什麼人。
有些人的自尊心特強,一部分是源於潛意識的自卑感。這種複雜的情緒構成反叛性格,麵對上司時,依然擺出一副“不易屈服”的態度。如果上司與下屬各持本身性格,不願稍作遷就,結果造成雙方關係僵持;對於身處高位的管理階層絕非好事,這隻是顯示出你的管理方法失敗。
事實上,無論對方是否為下屬,命令式的口氣均應禁絕。除了尊重對方之外,也使對方在執行時減少壓力。例如A上司喜對秘書說:“給我一杯咖啡。”而B上司則說:“請你給我一杯咖啡,可以嗎?”前者是典型的中國舊式長輩對平輩的指示口氣,後者則是外國式的詢問口氣翻譯過來的。在接收訊息的一方,當然認為上司用詢問式的口氣指示自己,有一種被尊重感。
同樣地,在指示下屬去做一件事情時,雖然不必用詢問式,但命令式仍應盡量避免。取而代之的可考慮采用拜托式的方法:
表麵上是拜托,實則令對方非做不可,例如:“這件事靠你了”、“這件事依你的主意行事吧”、“有你份兒做,應該沒有問題了”、“我想不到比你更適合的人選”、“這件事還是由你親自處理,我會較為放心”等。對方有被重視及不能有負所托的責任感,尤其是當在其他同事麵前,無形間給於他“不能失敗。”
的壓力。在壓力的推動下,潛質是會較容易發揮的。
社會上,循規蹈矩的人仍占大多數,在你的手下中,為求明哲保身、保住飯碗,凡事按本分辦事的下屬亦為數不少。
這類型的下屬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情做事。對於一個上了軌道的公司來說,影響不算大;但對於力求進步的上司來說,這類型的下屬在上司眼中與冗員無異。
循規蹈矩的下屬也有其優點。例如完全按照上司的意思做事,管理者易於控製及計劃不容易脫軌道。而缺點則是猶如一部機器,完全依照別人輸入的方程式做事,缺乏主見和判斷力,更不易發現工作或計劃中的毛病,因而未能及時加以糾正,造成紕漏。
由於過分被動,這類型的下屬本身對公司有很大的依賴,管理者一旦沒有上班,他們就變成一盤散沙,失去平日的效率和自律。
那麼,如何保留他們的優點,糾正缺點?
對他們的依照計劃行事表示讚賞,但鼓勵他們留意工作的每一個細節,將自己的意見表達出來;以及要他們在一些問題上作出判斷。無論他們所作的意見是否有用,也謹慎地考慮,不能立刻否決;這樣會傷害了下屬的自尊心,更不敢再次主動提出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