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能容人處且容人(1 / 2)

對於成功的管理者而言,員工犯了錯,正確的態度應該是能容人處且容人,不能一棍子打死人!

大部分管理者看到員工的表現不合乎自己心意的時候,常會很矛盾,不知是否應將自己的意思表達出來。很多人容易將坦率直言跟人身攻擊混為一談。但事實上,會有攻擊的情況發生,原因可能是由於你采取了迂回的方法,結果反而弄巧成拙,也可能是其缺少適當的溝通技巧。

作為一個管理者,如果你的部屬犯錯,例如經常遲到,你會怎樣處理?你是否擔心自己的態度太激進或帶有敵意,而令該部屬感到難堪?你自己是否有心理上的障礙,不知如何開口指出他的錯誤?你是否把麵對麵的溝通視為一項有待克服的困難,而不是一項需要麵對的挑戰?

如果上述問題的答案都答“是”的話,你便需要改變處理部屬的技巧了。

許多管理者在處理部屬的問題時,常害怕自己的行動會導致不良的副作用,“如果……不知怎樣”的擔心常令自己更不安寧,擔心對部屬做出批評會令情況變得更差,或者對公司有不良影響,或遭人惡意的報複……

除此之外,一般管理者傳統上處理挑戰的方式與態度也是使問題變得更複雜的一個重要因素。例如麵對某個下屬遲到時,可能有以下反應:

(1)沉默不語

“如果我不說,他始終會覺察到我的不快,進而就會了解為什麼。”

(2)道歉式的反應

“這實在不是什麼大問題,而且我不希望讓人以為我很挑剔,不過最近幾個月來,你上班的確遲了很多。”

(3)借機諷刺

“也許你應該問聖誕老人要一個新鬧鍾當作聖誕禮物!”

(4)不近人情的要求

“你明天如果還遲到,就立即炒魷魚!”

(5)人身攻擊

“你實在是一頭貪睡的大懶豬!”

上述的技巧的確可以產生某些效果,但通常並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其實,管理者對員工的錯誤做出處理應注意三個標準:

[1]部屬行為的改變是朝著自己想要的方向進發。

[2]要能保持部屬的自尊。

[3]與部屬的關係仍完整無損。

如按此三項標準來看,則前述各種傳統的處理員工錯誤的方式會得到何種效果呢?

沉默不語並不會增加員工改變行為的可能性,有時反而使問題更趨嚴重,因為員工的行為一日不改,管理者的不滿便與日增加,等到問題一旦爆發,常落得不可收拾的局麵。

道歉式的反應常會使員工搞不清這個問題到底重不重要。

這種方式雖比沉默不語較容易改正下屬的錯誤,但仍不足夠。

如果采用諷刺的方式,你必須先有心理準備,員工可能不了解在你的調侃背後,還有其他弦外之音,而可能當你在開玩笑而已。

諷刺很容易傷害別人,你是否能保持別人的自尊,維係彼此的關係,就看別人如何體會你的話中話了。因此,這種方式的結果是很難預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