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回避矛盾,因為它無時無處不在;不能害怕矛盾,因為你退一分它自會進一分;不能激化矛盾,因為這不利於問題的解決和你個人的生存。實際上,作為領導者每一步的發展正是在矛盾的不斷產生和消彌中進行的。但是,再高明的領導者也不可能圓滿解決所有矛盾。更多時候需要的是一種平衡的學問。大凡有領導藝術的高手,也多是深通矛盾的平衡學問的高手。
上下左右一盤棋,這盤棋必須統籌兼顧,理順上下左右的關係,才能做到攻防兼備。在這裏……領導者的協調能力顯得尤其重要。
管理者的協調能力,主要是指妥善處理與上級、同級和下級之間的人際關係的能力。工作中管理者需要同各種各樣的人打交道,而這些人的身份、地位、交往需求、心理狀況和掌管的工作性質是不盡相同的。管理者能否與他們友好相處,互相配合,協調一致,使上下級相互溝通,同級相互信任,勁往一處使,直接關係到領導工作的成敗。新經理需要花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處理各種複雜的人際關係。
管理者如何妥善處理與上級、同級和下級之間的人際關係?我們認為,主要是把握好四個環節。
(1)尊重
每一個人都有被別人尊重的欲望,尊重是對一個人的品格、行為、能力的一種肯定和信任。尊重別人也是一個人優良品質的表現,包括尊重別人的人格、言論、舉止等等。尊重是相互的,隻有尊重人,別人才會尊重你。相互尊重是疏通、協調各種人際關係最重要的一環。隻有相互尊重,才能打消對方的疑慮,博得對方的信任。工作中,無論是和上級、同級還是下級接觸,都必須盡力尊重對方,這是取得對方信任、幫助和支持的前提。
管理者尊重上級,獲得上級的信任和理解,避免和上級產生“心理屏障”,有效地協調上下級關係,是上級願意積極幫助和支持下屬工作的重要前提。尊重上級,首先表現在“服從”上,對於上級交辦的工作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對於上級提出的意見,即使你認為有所不妥,也應該用適當的方式說明,不能陽奉陰違;自己所做的決策的工作要盡量向上級彙報,讓上級知道,不能處處“架空”上級。要讓上級感到,在大政方針上,下屬和其保持一致。既站在微觀位置,考慮本職工作,又站在宏觀位置,替領導出點子,想辦法。
尊重同級表現在相互配合,相互信任。在工作上分清職責,掌握分寸,不爭權奪利,不相互推諉責任;相互配合,不相互無原則指責,甚至相互拆台;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多看別人的長處,少看短處。對自己多看短處,少看長處。
尊重下級表現在支持下級和肯定下級的工作。對下級的意見和建議要認真聽取、采納;對下級所取得的成績要及時肯定;尊重下級的勞動,對下級的工作要給予支持。
(2)了解
所謂了解,就是應該盡可能周詳地了解上級、同級和下級的長處和短處,並在工作中,揚其所長,避其所短。這是使對方避免感到“為難”,並能更加有效地給予幫助和支持的重要一環。
(3)給予
在工作中,按對方最希望的方式,給予對方所希望獲得的支持、幫助、信任……是很重要的。
上級最希望下級圓滿完成自己交辦的工作任務;同級最希望互相之間建立起一種攜手並進的融洽關係,在親密無間的友好氣氛中進行良性競爭;而下級最希望獲得的是上級的“信任”,在困難時刻的有力支持,受到挫折時的熱情鼓勵,以及取得成績後的及時獎勵。
(4)索取
任何管理者,也不可能單槍匹馬去開拓新局麵。他必須盡可能取得上級、同級和下級的支持、幫助和合作。這就是說需要“索取”。
在爭取上級支持時,不能隨意、盲目地向上級提出這樣那樣的非分要求,要了解上級能夠提供什麼,願意提供什麼,切忌強人所難;在與同級要求配合時,要看這種配合是否給同級帶來麻煩,是否是同級力所能及的;要求下級完成任務時,要弄清下級可能遇到哪些困難,單憑他的力量是否能順利完成。
因此,管理者的協調能力不是一件等閑之事,而是一件事關全局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