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點了點頭道:“原來如此,害我嚇一跳,還以為是走火入魔了呢?”
接著不等青雲子說話,我又問道:“那師傅你到哪個境界了呢?”
青雲子師傅笑了笑道:“師傅已經到”胎呼吸“的境界了。”
我又問道:“那,師傅,什麼是胎呼吸啊?”
“從逆呼吸,再進一步修煉,逆呼吸就會自然的變成”胎呼吸“,也就是古人所說的”胎吸法“——丹田自動開闔的”龜吸大法“,這便是進入更高境界後出現的呼吸方法。
“逆呼吸”與“胎呼吸”是練功深化,功夫提高後自然出現的,他們於“順呼吸”共稱為內功心法的三個階段。在三個階段中,還會出現九種呼吸形式;口呼口吸,鼻呼鼻吸,口吸鼻呼,鼻吸口呼,單吸不呼,單呼不吸,不吸不呼,神闕呼吸,呼吸無礙即用毛孔呼吸。何時由前一階段轉入下一階段,或由一種呼吸形式轉入另一種呼吸形式,完全由修煉的程度決定,轉變是自然到來的事,切不可追求,追求也是追不到的。
調吸之法,不拘時候,隨便而坐,平直其身,縱任其體,不倚不曲,解衣緩帶,務令調適,口中舌攪數遍,微微嗬出濁氣,鼻中微微納之,或三,五遍,或一,二遍,有津咽下,叩齒數通。這幾句雖然短短,但卻是曆代修煉之人總結出的經驗之談。你要好好記住。
真氣的修煉是無止境的,你要不段修煉,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這些教你的都是打坐行氣之法,太極功必須配合太極拳或者太極劍才會有更大的威力,否則隻是單單的修習真氣的一中法門而已。練功最重要的就是“入靜”,靜能入定,定才能產生智慧,開發人體的機能。今天我就傳你太極拳法的前幾式,你要好好的記著。
第一式:起手式:兩腳成小後八字,略寬於肩。雙膝微曲,鬆肩,兩手自然垂立,鬆靜站立。舌抵上鄂,似笑非笑,雙目平視,心澄目潔,全身由上而下依次放鬆,即用意念使頭,頸,肩,肘,腕,指,胸,腹,背,腰,胯,膝,鑼,足要依次放鬆,但要鬆而不懈,將氣沉入下丹田,開始意守,用意念將氣沿中脈——從百會至會陰直通的一條氣脈,貫穿於上,中,下三個丹田——沉入下丹田。下丹田的具體位置在膀胱之後,直腸之前。這裏是一個夾室,有氣則開,無氣則合。意守下丹田,就是將注意力集中於下丹田。
引丹田之氣經會陰穴沿督脈上升,至大椎穴,經兩肩,兩臂意走中間至兩手勞宮穴。
第二式:提翅!
兩手轉掌心向後,兩胳臂以肩為軸,以於肩膀等寬之距離,從體前緩慢揚起,待與肩平後,掌指上翹,與臂成90度,突出掌心。
用柔力兩臂緊而不僵收推三次。同時,以肩帶臂,肩,肘,碗依次放鬆,肘部下垂,小臂與水平線的夾角約為45度,推時,腕,肘,肩依次柔力前推,同時站根治逐漸上翹,待兩臂與肩平後,掌指與肩成90度,突出掌心。
[意念]:提翅十,意念再兩手勞宮穴。收推時,收的意念再雙肩,推的意念在兩手勞宮穴。
第三式:展翅!
鬆腕,掌指與水平線成45度,兩臂向左右分開,成“一”字形,掌指上翹與臂成90度,突出掌心。柔力收退三次。
[意念]:展翅時,意念在兩手勞宮穴。收推時,收的意念在雙肩,推的意念在兩手勞宮穴。
第四式:合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