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長大之後我才由衷意識和發現,人在生命的長河和閱曆中,各種大大小小的願望遠不止一個,原來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實在產生過不少,經曆過很多,快則一念之間,慢則不到半年幾個月,大都可以一一呈現。
隻有夢想,彌足珍貴。細細回想,我原來那久遠的曾經僅有的一個夢想,至今還沒有勝利達到或者完成,正是因為願望永遠在此岸,夢想在彼岸,我得努力積蓄能量,才能奮勇抵達。
夢想猶如理想目標一樣的概念,仿佛所有的願望加起來也抵不過一個夢想。願望很近,夢想很遠,願望很小,夢想很大……夢想永遠是指定誌向的信念,探向頂峰的力量。
如同擁有一架飛機模型是願望所及,那麼,能夠親手製造一架真正的航天飛機才是夢想所在。
盡管有的人的夢想,一輩子也成就不了,如果你是一個擁有傳奇夢想的人,就應該將夢想的神話進行到底。
願望是一種需求,而夢想卻是一種目標。願望人人時刻享有,而夢想卻僅能成為少數人的勳章。願望是孩童思緒的短暫停留,而夢想卻是植入強者心田的一團不滅的火焰。願望是最低層次的夢想,夢想是最高層次的願望。一個人要想親吻成功的獎杯,滿懷多少願望都是遠遠不夠的,而堅定一個夢想才是真正的必由之路。
傾聽荒漠的聲音
邇半坡
2011年4月,南京市的高中生萬欣考上了美國深泉學院,成為媒體當時的頭條新聞。
在美國,還有比哈佛更難考的學校?來自美國權威的《普林斯頓評論》的數據顯示,有一所默默無名的學院在招考新生時更加苛刻,正是少有人知的美國深泉學院。
這所大學十分神秘,幾乎與世隔絕,自創辦至今已近百年,一直特立獨行。
它坐落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東邊沙漠深處,被稱之為世界優秀學生的“烏托邦”,目前全校師生加起來還不足40人,學製隻有2年,每年的招收計劃不超過15名學生,且是名副其實的男校,所有女生禁止入內,牛仔式的校園生活是它的最大特色。
學院創辦者是一個名叫盧西恩·盧修斯·納恩的美國電力大亨,於1917年初建時,就定下了影響至今的六字校訓:“勞動、學術、自治”。
第一是勞動,整座學院位於山穀中,如同世外桃源,自給自足,一切運作都要靠所有學生和老師的勞動獲得;第二是學術,源引學院網站上的解釋:“在這裏,過量的工作是一種特權,我們不會輕易地發放。”學術聲譽也毫不遜色,平均每年都有學生獲得美國國家級學術獎;第三是自治,即學生對學校的高度自治,包括老師聘用與招生都由學生們負責,而每年都會討論要不要招女生,結果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最終確定下來。
對於南京的萬欣而言,這將是生命的奇妙之旅。
2011年1月,為參加現場麵試,南京考生萬欣由上海起程,12小時後飛抵美國,再向深山和大漠深處繼續進發,從洛杉磯向北驅車5小時,轉乘3小時大巴抵達大山腳下,最後坐上學院專車,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到達茫茫沙漠深處的深泉學院。這裏距離最近的小城鎮也有30多英裏。一路耗費36個小時,興奮的萬欣沒有合過眼。
麵試時,一張偌大的長方桌擺在一間更大的教室裏,15名“麵試官”圍坐在桌子的三麵,其中3名是老師,其餘都是在校生-能否被學院錄取,在校生更具有發言權。
麵試並不太難,答辯如同兒戲般輕鬆愉快,加之萬欣英文不錯,讓“考官們”都很滿意。
接下來,四天的體驗生活開始。
內容就是生活,種地、喂牛、做飯……除了蓋房子,什麼都得體驗一番。這正是該所學院的特別之處,因為有可能在某個冬天的淩晨4點,校長會不期然地敲響學生宿舍的門,大聲宣布:“牛奶場被淹了,快去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