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團隊激勵的11種方法(7)(3 / 3)

獎勵和懲罰都是企業管理者激勵員工的方式,但懲罰有時候比獎勵對人的“刺激”更大。俗話說:“不以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完善的規則,或不善於定規則,顧此失彼,工作固然無法展開。所以,管理者應十分注意團隊工作的製度建設。如果管理者能正確製定出大家共同遵守和依據的工作準則,不僅保證了團隊成員們行動的正確規範,而且還有利於調動和發揮人的積極性。同時,製定出正確的製度後,還必須引導員工積極自覺、一絲不苟地遵守製度,用製度來約束人,讓員工一言一行有法可依,有標可考,真正做到以製度管理團隊,自己也能從“煩瑣”事務中脫身。

管理者在製定規章製度時,應注意以下原則。

1.製度不是孤立的

任何規章製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於企業管理機製中的規章製度係統框架之內。管理者在製定之前,應該考慮整個公司的規章製度的框架係統結構,然後再來設計具體事物的有關製度。做完這些之後還要將其試運行,經過一定時間的磨合和執行,在管理的力度、尺度等各方麵互不矛盾了,再正式頒布實施。

2.製度高於一切

有些管理者常常隨口說出一些規定和製度,這樣做既不嚴密,也不科學,而且極大地破壞了規章製度的權威性。一旦製度正式頒布,那就應該堅定地執行下去。如果對違反者采取不理會、不懲罰的態度,也要靠人去理解、去執行。如果有章不循或者執行不嚴,那麼,規章製度隻能是一紙空文。

3.製度的可行性

一方麵,任何條文都必須是可以執行的,不能執行的條文和規定必須立即廢止。因為它在實際情況中不能執行會破壞規章製度的權威性。另一方麵,製度應該使每位員工在執行過程中體會到一種力度,即都要付出努力。例如,身體稍有不適,或家裏有一般性的瑣事,員工必須盡量要求自己堅持執行規章製度。

4.製度應該具體

一個規章製度如果過於抽象、籠統,缺少具體的條文和實施細則,那麼它將難以執行。一些製度常常被束之高閣的教訓之一,正是因為許多製度是包羅萬象的抽象性規定,盡管內容豐富,覆蓋麵廣,精神主旨正確,但一接觸許多具體問題時,則難以對號入座。例如,有的公司規定上班時間“要嚴肅”,這就過於抽象,不容易具體實施。現實基層工作是具體的,需要有一些具體的條例和實施細則。這就需要去完善,並明確規定由誰來監督執行,違反了製度由誰去懲罰,以及處理的具體程序。

5.執行製度要公平

規章製度都具有“無例外原則”。有的員工違反而不受到懲罰,是對其他團隊成員的不平等和不公正,也顯示出製度本身的蒼白無力和虛偽性。在規章製度麵前應該人人平等。諸葛亮曾經說過:“我的心就像一杆秤,不為他人作輕重。不能做到公平二字,就無以取得人心。”所以,製度一經通過,管理者就必須帶頭遵守。為了維護製度的嚴肅性和公平性,就應該具有孔明上奏自貶三級的氣度。能否做到製度麵前人人平等,對管理者來說,是一大考驗。尤其涉及親朋好友時,更需要堅定地維護製度的公平性。

6.製度的彈性原則

不存在任何一種規定可以精確地限定所有事物,所以規章製度的彈性原則是必要的。但是,這種彈性又是有限的,是積極的。製度的彈性不能過大,要明確製度上量的尺度和質的依據,使之容易具體操作,避免執行時的走樣和變形,避免執行過程中的隨意性。但製度的彈性也不能過小,那樣會造成製度的過於死板和苛刻。我們把握好這一原則,不是留一手,而是多準備一手,是為了提高效率,增加解決問題的可能性。

“燙爐原則”包括以下各項。

1.預先警告原則

如果爐火是滾燙的,任何人都會清醒地看到並認識到一旦碰一下就會被燙著。

2.即時原則

即如果誰敢以身試法,將手放在火紅的燙爐上,他立即就會被燙——即被懲罰。

3.一致性原則

簡單地說,就是保證任何人每次傻乎乎地用手觸摸燙爐肯定都會被燙著,不可能會有一次例外。這樣的紀律政策應該是很嚴密的。

4.公正原則

即任何人,不論男女老少,不論他的地位有多高,名聲有多麼顯赫,隻要用手觸摸燙爐,保證會被燙著。因為,燙爐可不會見風使舵,因人而異。

以上四個原則實際上是對管理者提出的四條執行懲罰的原則。

懲罰激勵法的應用

懲罰的最高境界在於能讓受罰者心存感激,並加倍努力。懲罰絕不隻是冷酷無情,人性化的處罰可以變得像正麵的表揚一樣具有激勵性,甚至更為有效。懲罰的目的是讓員工自己認識錯誤,從而積極改進,而不是在領導強製要求下成為一種被動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