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如,曾經有一個人任部門銷售經理,這個公司有兩個銷售部,另一個部門的負責人姓張。同樣是銷售部門,但是這兩個部門卻不能相互配合,相互協作,而是互相拆台。這個人常常向那個張姓部門的員工說那個部門沒有前途,還是來我們部門好了的話。同樣,那個張姓部門也是猛挖對方部門的人。兩個部門的人你爭我鬥,相互搶客戶,最後因為鬥爭得太厲害,使他失去了一個30萬元利潤的大訂單。工作不順心,這個人辭去了這份工作。有些員工跟隨這個人一起辭職了,張姓部門也失去了多名主力員工,也逐漸垮了下來。
可見鬥爭隻能是兩敗俱傷,損人不利己,合作才是硬道理,合作才能共贏。
張濤是一家公司8個部門業務經理中一員。當其他幾個經理有事外出的時候,他就主動幫助他們培訓員工,幫他們解決工作中的問題。這樣,當他出差的時候,其他經理就會主動幫助張濤部門的人員工作。因為經理之間相互合作,其樂融融,結果公司越做越大,他們也從中獲得了很豐厚的年終獎金。這就是團隊的力量,這就是團隊精神的體現。誰都會有需要別人幫助的時候,想要得到別人的幫助,首先不要吝嗇幫助別人,互相幫助,互相配合,才能走向共贏。
團結合作能化絕望境遇為希望,能轉變敗局。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一個學者,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把6隻猴子平均分放在3間空房子裏,每間2隻,房子裏分別放著一定數量的食物,但所放的位置和高度不同。第一間房子的食物就放在地上,第二間房子的食物分別從低到高懸掛在不同高度的位置上,第三間房子的食物懸掛在房頂。
幾天後,他發現第一間房子的猴子一死一傷,受傷的猴子缺了耳朵斷了腿,生命奄奄一息。第三間房子的猴子都死了。隻有第二間房子的猴子活得好好的。
原來,被關進第一間房子裏的兩隻猴子發現地上有食物,為了爭奪食物而相互爭奪,結果一死一傷。第三間房子的猴子雖然做了很多努力,但因為食物掛得太高,難度非常大,總是夠不著,結果被活活餓死。而第二間房子的兩隻猴子先是各自蹦跳取食。後來,隨著懸掛食物的高度增加,難度增大,兩隻猴子就協作起來取得食物。於是,一隻猴子托起另一隻猴子跳起取食。這樣,每天就都能獲得食物,他們也生存了下來。
正所謂“同心石成玉,協力土變金”,團隊合作能激發團體不可思議的潛力,合作能使個人的力量變得更強。
“一個人是龍,三個人是蟲”之怪現狀
有人說:“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就成了蟲。”在我們身邊的確有這樣活生生的例子。
一位在美國IT業工作過多年的知名人士,曾描述過他所經曆的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如果老板要想解雇一個亞洲人,在一個中國人和一個日本人之間做選擇,那麼,被解雇的一定是那個中國人。為什麼呢?因為中國IT業的精英們個個都自信有餘而和氣不足。
同樣是亞洲人,在美國人眼裏,日本人做軟件的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整體把握得非常到位,他們的作品特別的清晰,滿足了客戶提出的所有要求,實現了全部功能,而且軟件運行也非常穩定。但是,如果隻看具體的代碼,其實日本人的水平並不怎麼高。但是,我們中國的軟件工程師總是喜歡獨自琢磨數據、結構、算法,各幹各的。中國軟件工程師對某些特定的開發工具可能非常精通,但卻不能保證整個軟件被穩當、完整地開發出來。中國軟件工程師做事情不注重對問題本身進行分析,而往往側重顯示個人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