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營銷已經從“量的需求”階段、“質的需求”階段轉向了“情感需求”階段。人是有感情的,又是有追求的,在消費上,隨著人類文明進步和富裕,消費層次不斷提高、不斷變化,消費者在消費時既希望能突出自己的個性,追求品位,又希望能迎合潮流化的趨勢。於是,成功的企業家和經營者便在人的“情感”上大做特做文章,有針對性地推出產品或改變銷售方法,提供超值服務,使產品散發出來的氣氛、情感和趣味與眾不同,從而達到促銷產品的目的,把營銷這一傳統經營活動引入了一個全新的情感營銷領域。
情感營銷,是指在產品相對成熟的階段,在品牌的核心注入情感,增加品牌的核心文化,並在產品營銷的過程當中,通過釋放品牌的核心情感能量,輔以產品的功能性及概念需求,打動消費者,保持產品在穩定上升的過程中有爆發性的增長。情,即情感、情趣,它是人類共同行為的重要基礎,很大程度影響和左右人類的思想行為,尤其是在今天物質產品極大豐富、競爭白熱化、情感愈發淡薄的社會裏,情感因素必定成為企業經營的重要而獨特的元素。古人雲:“攻心為上”、“感人心者,菲先乎情”。企業的經營行為如能從“情”切入,尋求其經營產品和服務對應消費者的情感中樞的相應部分與層次,借助一定的藝術形式,使“情”的投射穿過消費者的情感障礙,再賦予在包裝、服務、公關、設計等有關精神方麵的內涵和靈性,會使消費者強烈地受到感染或被衝擊,激發消費者潛在朦朧的購買意識,達到“潤物細無聲”、“四兩撥千斤”的巧妙作用。
這是一個品牌傳播的時代,深庭大院,再好的閨女也難嫁。但是並非所有的閨女都是好閨女,但是還得嫁,還要嫁得好。怎麼辦?所以那些走短期路線的商家不顧一切,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吹噓誇大,宣傳失實或泛濫,最終導致市場的混亂。當前中國的醫藥保健品就處於這樣的一種混亂局麵,消費者信心喪失,營銷空間委縮。導致《保健食品廣告審查暫行規定》的出台,對廣告方麵做了17項規定。廣告的虛假讓消費者沒有了信任度,從而失去傳播的目的。
營銷傳播越來越頻繁,而消費者的回應卻越來越少。所以有人說,消費者越來越難於琢磨,麵目越來越模糊。事實上,不是消費者的難於琢磨和模糊,而是被騙得越來越聰明和理性,不再象以前那樣衝動。消費者在腦際築起了一道“防火牆”,他們把錢包捂得緊緊的。
人之為人,不同於物,在於有情。我們要打開那道“防火牆”,不妨放下手中的種種利器,先打開消費者的感情壩堤。古人兵法雲:攻城為下,攻心為上。
美國營銷家菲利普·科特勒將人們的消費行為分作了三個部分:量的消費階段、質的消費階段、感情的消費階段。現在的營銷環境已經進入到了感情營銷階段,要求對消費者必須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持之以恒。那麼,怎樣才能點燃消費者的情,來引爆營銷革命。筆者始終認為,情感應該貫穿消費者的全過程而不僅僅在銷售階段。說白了就是關注消費者消費的全過程,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激發消費者潛在朦朧的購買意識,賺消費者一輩子的錢。這就需要營銷人顛覆以往的營銷方式,將動機藏好,換位於消費者去關懷他們的需要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