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富濟貧,曆來是受國人敬仰的英雄主義行為。富人,不管是貪汙致富、賭博致富,還是勤勞致富、繼承致富,都該不分青紅皂白地遭劫,該倒黴。窮人遭難會贏得社會輿論的一片同情。富人遭劫雖沒人公開地站出來表示幸災樂禍,但私下裏感到欣欣然者肯定不在少數。誰叫他有錢呢!反正以前享足了福,現在遭點罪也是應該的,老天爺公平。柏楊先生講:“中國人喜歡做的事情是你比我好,我把你拉下來,如果我沒飯吃,那麼你也別想有飯吃。”拉不下來就暗中詛咒你,希望你不得好死。詛咒無效就發發“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牢騷,借杜甫的酒,消自己的愁。的確是一家飽暖千家怨!
所以,在中國拎得清的富人都有樂善好施的美名。你有錢你就得請請窮哥兒,讓左鄰右舍親朋好友都來沾沾光。窮哥兒們會異口同聲地勸導你說:“錢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走,今天讓大夥沾點光,明天有難時也有人幫幫忙,要不,落井下石牆倒眾人推。”先不談日後真的遭難時可能舉目無可靠之人,單想想當初白手起家,摸著石頭過河時,窮哥兒的態度就夠令人寒心。含蓄的人會不冷不熱地說句:“苟富貴,無相忘”。口無遮攔的人會斜著眼來一句:“癩哈蟆想吃天鵝肉,好日子不過,找死!”
“擺平”是否新創造的名詞我沒有做過考證,但它在社會生活中的使用頻率之高卻是確鑿無疑。不同的意見之間需要擺平;相左的利害關係也需要擺平;打板子需要擺平,論功行賞同樣需要擺平。現以論功行賞中的擺平舉例說明之。
假設某單位某日以風險招標方式發布了一項技術攻關課題,一連幾天雖人言竊竊,但敢吃螃蟹者卻未見蹤影。眼看離最後截止時間還剩一天,一個新進單位不到半年,銳氣尚存的大學生張某終於在眾目睽睽之下立了軍令狀。再假設張某在一番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後如期攻克了難關,順利進入了獎金兌現階段。陡然間,人言四起:
“這個方案去年差不多就有人提出,隻不過沒有條件實施,一下給他十萬太多了。”
“沒什麼了不起,我們也會做,僅僅是不想出風頭,就這點芝麻大的成績也值十萬?”
“憑什麼他一個人獨吞這十萬,雖說他有一定的功勞,但也離不開咱們大夥兒,我們食堂不把一日三餐做好,他能餓著肚子去研究?成績不是他一個人的,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出來的。”
……
擲地有聲,人言可畏。何去何從?這時就看領導的態度了。如果有一位言必信、信必行的領導,他會力排眾議,如約兌現。很可惜這樣的領導太少,可遇不可求。通常倒是些善於擺平,折中調和型的領導。他首先會充分肯定小張同誌付出的辛勤勞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其次,他要暢談團結協作的重要性。再次,他會諄諄教導小張:“小張啊,你做出這麼重要的成績,按理應當得到十萬,但群眾的意見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年青人來日方長,眼光放長遠一點,不要斤斤計較於眼前的一點得失;大度一點,胸懷寬廣一點,照顧一下群眾的情緒。這麼著,我做主,給你一次性獎勵五萬,群眾那邊的工作我來做,怎麼樣?”接下來,他又會馬不停蹄地找群眾談心,大談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重要性。“當然,你們的意見也需要考慮,這樣吧,為了體現共同致富,利益共享的政策,這個月每人增發五百元效益獎,其餘的年終再酌情安排。”這便是正宗的擺平。對小張而言,領導發話了,自己再堅持也無濟於事,眾怒難犯,五萬元先拿到手,以後有機會遠走高飛;對群眾而言,領導還是重視大家意見的,算了,咱也想想人家小張不容易,就得了五萬,何況沒有小張在前頭衝,咱五百元獎金和那年終的酌情安排到哪兒有呀?
一場難解的利益紛爭就此擺平,還是平均主義靈!還是平均主義高!
13、知足常樂
“終日奔忙為了饑,才能飽食又思衣;冬穿綾羅夏穿紗,堂前缺少美貌妻;娶下三妻並四妾,又怕無官被人欺;三品四品嫌官小,又想南麵做皇帝;一朝登了金鑾殿,卻慕神仙下象棋;洞賓與他把棋下,更問哪有上天梯;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九天還嫌低”。
以現代人的眼光看來,歌謠中的主角應是一個不肯向現實低頭,不斷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進取者,但他在中國農耕社會卻成了那些知足常樂,小富即安者冷嘲熱諷的對象。後者對人生,對金錢抱有的信條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沒錢不行,錢多了也不行。你跟他們談及榮華富貴,他們會在滿臉的鄙夷不屑之餘掰著手指頭告訴你:“本城的張老爺過去少年得誌,大紅大紫。誰知,官場險惡,一不小心得罪了上麵的王大人,差點丟了性命,多年的苦心經營毀於一旦,現在賦閑在家,還得被人監視,不比咱平民百姓來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