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女散花的投資。把有限的資金同時投資於多個項目,夢想不久以後能百花齊放,百舸爭流。殊不知這樣不自量力地分散資源,分頭出擊的做法,迎來的卻是蓬草遍地,滿目荒涼。
8、蜻蜓點水的投資。不少企業年年上馬新項目,年年收獲爛攤子;年年撒下希望的種子,年年不見開花結果。每一個新項目總是輕輕的試兩下,一看不行換一個,再試還不行,再換,如此淺嚐輒止,三下兩下折騰,辛辛苦苦賺來的第一桶金轉頭空。
9、賭一把的投資。任何一項投資多少都麵臨一點風險,都帶點賭的色彩。問題不在於有沒有風險,而在於怎樣盡可能地降低風險,規避風險,把風險控製在企業可以承受的範圍內。小企業拚命賭一把也就算了,上規模的企業還這麼孤注一擲就有點對不住自己,一旦輸掉畢竟是自己多年的心血。況且俗話說得好:寒賭必輸。手頭有千萬的人拿出10萬到股市上玩玩,不慌不忙,可以超水平發揮;手頭上隻有10萬的人把10萬扔進股市,打算用它賺回10萬、8萬來改善居住條件,一有風吹草動心提到嗓子口,撒腿就跑,到手的錢也賺不了。企業越有錢就是賭也沉得住氣;企業越沒錢,越是把前途全部押在一個項目上越容易铩羽而歸。
10、拆東牆補西牆的投資。一家靠建築起家的企業,打算新上一個飲料項目,資金來源主要有三塊組成:積累、貸款、新增利潤,其中新增利潤是大頭。項目上馬不久,建築市場風雲突變,新增利潤大幅減少,沒辦法,隻好暫時挪用建築業的流動資金,這一來又拖累了建築業,造成了建築業的窘困。原打算東方不亮西方亮,到如今卻落得個走了太陽沒了月亮。
三看管理關。劉邦問韓信他劉某人能帶多少兵,韓信說頂多十萬;劉邦轉而又問他自己能帶多少兵,韓信當仁不讓地說多多益善。韓信如此鬥膽直言一定有他的道理:自己精通管理,靠製度帶兵,治大如治小,多多益善;劉邦不懂管理,靠感情管人,人盯人,超過十萬就會失控,出亂子。由韓信看來,治大與治小的區別就在於管理。這個道理也完全適用於企業。小企業好比是一個和尚挑水吃,雖然沒有管理,但所有的人都在老板的眼皮底下,感情也容易融洽,員工肯負責任,一樣有效率,有水吃;中等規模的企業好比是兩個和尚抬水吃,管理欠缺一點,效率就降低,但仍然有水吃;大企業好比是三個和尚,管理不善就維持不下去,部門之間、員工之間互相推諉扯皮,內耗沒完沒了,以至沒效益,沒水吃。管理不善對小企業的危害不明顯,但對大企業卻是致命的。管理就是解決三個和尚沒水吃的問題,解決1+1+1遠遠大於三的問題。管理關是小企業通向大企業不可逾越的門檻,是大企業的命門。沒有管理,就沒有大企業。其中的道理還可以借助於小船與大船在海上航行的情景得到進一步的說明:小船在大海中航行時的主要危險來源於驚濤駭浪,驚濤駭浪一來小船反應再靈敏,再快也難逃船翻人亡的滅頂之災,它不比大船,大船不怕風浪,大船怕就怕內部各崗位、工種之間,機器零部件之間不協調,反應遲鈍而撞上暗礁或冰山。小企業類似於小船,主要的風險在市場,市場一刮風,它就受不了;大企業類似於大船,他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很強,再大的市場風險也扼殺不了它,大企業最擔心的是管理混亂而導致的效率低下,競爭力不強。在大企業中,所有的市場問題都可以在內部管理中找到根源,大企業管理好了就能象大船那樣直掛雲帆濟滄海。
中國新興企業在克服管理瓶頸時一般會遇到兩大障礙:不願承擔轉型成本與來自創業者本人的陋習。
新舊管理機製的轉型必定會產生一些磨擦、混亂、損失。很多企業不願承擔這種暫時的損失,寧可長痛而不願短痛。
新興企業確立新的管理體製的實質就是從無序走向有序,從隨意走向規範。當創業者飽受無序、隨意之苦時,會十分真切地希望分權與規範。但真正給他規範有序的管理,他又心慌不踏實,適應不了,他內心早已習慣於人人等在門外請示彙報的熱鬧場麵。因而,大多數新興企業總是長期遊離於有序和無序、隨意和規範之間,搖擺不定,反複無常。同樣的阻力來自於其他人還可以克服,來自創業者本人隻好聽天有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