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有大量經驗的盜墓賊能從“看地形”上看出玄機,比如唐四貴用的尋龍點穴,十分玄妙,不明白風水的人走在墓旁也看不出來,明白訣竅的人在幾公裏以外就能看出來。有些盜墓賊喜歡在下完雪的天氣出來“四處溜達”,這種漫不經心的動作,其實就是在為盜墓做打算。其中道理是跟“土”有關。
土有“熟土”、“花土”、“死土”的分別。有經驗的盜墓賊看上一眼就能明白這裏有沒有墓葬,甚至一眼就能看出是什麼時代的墓葬。
7:盜墓門派分為四大門,分別是:摸金,發丘,搬山,卸嶺。
摸金大家都是已經熟知,我跟老煙,包括阿玉,劉澤都是摸金校尉。主要的特征是脖子上佩戴的摸金符,烏黑發亮,上書篆體“摸金”二字,一個好的摸金符,市價大約500萬左右,那些不到一百塊的,都是用塑料製成的。盜墓手法是將一隻點燃了蠟燭放在東南角,然後才能開棺,要是開棺或者摸金的時候蠟燭熄滅,必須立即將東西放回原處,跪下磕三個響頭,三個響頭磕完,要是沒事的話,就立即退出地宮,萬萬不可留戀,也就沒事了,回到家必須燒紙上香;相反,磕完三個響頭,感覺身體動不了了,那就是墓主人想留下你玩玩,要真這麼倒黴,那也就沒辦法了。
發丘是唐四貴的門派,與摸金校尉基本相同,但是唯一不同的是脖子上的摸金符換成了手上的發丘印,發丘印是一印兩寸見方的黃銅印,上麵雕著一條飛龍,印的下方刻著“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字,一印在手,諸妖回避。
“搬山”采取的是喇叭式掘丘,是一種主要利用外力破壞的手段。他們大都扮成道士活動,正由於他們這種裝束,給他們增加了不少神秘感,好多人以為他們發掘古塚的“搬山分甲術”,是一種類似茅山道術的法術。搬山道人掘丘,隻為求財,雖即使精通機關,但一貫以破壞為主,為達目的不擇手段,但為人身安全及銷贓渠道計,亦有自然形成而流傳下來的種種套路,但是現已失傳。
“卸嶺”則是主要用鼻子聞,為了保持鼻子的靈敏程度,忌煙酒辛辣之物,所以門人也是最少的,你想,天天過九死一生的生活,而且還不能抽煙喝酒,那樂趣就少了一半,,再加上早年得罪了蒙古人,據說還發現了成吉思汗的陵墓,導致被蒙古人追殺,據說發出“金鷹令”,到現在隻在歐洲一帶還有卸嶺力士的些許影子。
俗話說:摸金有符,發丘有印,搬山有術,卸嶺有甲。